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轻松掌握退位减法:家长和教师的实用指南

轻松掌握退位减法:家长和教师的实用指南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20
轻松掌握退位减法:家长和教师的实用指南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退位减法是孩子们必须跨越的一道重要门槛。许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当孩子初次接触“十几减几”这类计算时,常常感到困惑甚至害怕。这不仅影响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其实,退位减法并非难题,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它就能成为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工具。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入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退位减法的核心原理,并提供实用的家庭教学技巧。无论你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帮助孩子轻松迈过这道坎。

退位减法主要出现在20以内的减法运算中,特别是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小于减数的个位数字时。例如,计算15减9,个位5比9小,无法直接相减,这时就需要从十位“借”1。这个过程叫做“退位”。理解退位减法的关键在于明白“1个十等于10个一”的转换关系。许多孩子卡在这里,是因为他们还没完全建立数位的概念。

回想一下,孩子在学前阶段学习加法时,往往通过实物操作(如数积木或水果)来理解数字组合。退位减法其实是这种思维的延伸,只是方向变成了“拆分”。

我们以最常见的“十几减9”为例,比如15减9。第一步,把15拆成10和5。第二步,先用10减去9,得到1。第三步,把剩下的1和原来的5相加,结果是6。整个过程可以写成:

\[ 15 - 9 = (10 + 5) - 9 = (10 - 9) + 5 = 1 + 5 = 6 \]

这个方法称为“破十法”,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推荐的基础策略。它避免了抽象的“借位”术语,用孩子熟悉的“拆分”和“组合”来解释。试试让孩子用小棒演示:先摆15根小棒(一捆10根加5根散的),拿走9根后,剩下1根散的加上原来的5根,共6根。动手操作能让孩子直观感受数字的变化,比单纯记忆公式更有效。

有些孩子会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想加算减”。例如,15减9,可以思考“9加几等于15”。因为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这种方法利用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适合对加法比较熟练的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还没牢固掌握20以内加法,强行使用可能适得其反。

建议先确保孩子能快速说出“9加1是10,9加2是11”等基础组合,再引入这种方法。教学中,可以设计小游戏:家长说“9加?等于15”,孩子抢答“6”,答对了就奖励一个笑脸贴纸。游戏化学习能降低压力,让数学变得有趣。

退位减法的难点往往出现在“十几减几”的变体中,比如13减7或17减8。这时,孩子容易混淆步骤。一个常见错误是直接用个位相减,例如13减7,孩子可能算成3减7得-4,然后不知所措。这说明孩子还没理解“退位”的必要性。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强化数位意识。可以画一个简单的表格:

十位个位
13

当个位3不够减7时,十位的1要变成0,同时个位变成13(因为1个十=10个一)。然后13减7等于6。通过视觉化工具,孩子能清晰看到数字的流动。日常生活中,用钱来举例也很有效:假设孩子有13元(1张10元和3个1元硬币),买7元的玩具,必须把10元换成10个1元硬币,再减去7个,剩下6元。

这种联系实际的例子,让孩子觉得数学有用又亲切。

在家庭辅导中,家长常犯的错误是急于纠正答案,而忽略了过程。孩子算错15减9时,不要直接说“不对,应该是6”,而是问:“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孩子说“5减9不够,我就跳过去了”,这说明他理解了问题所在,只是没找到解决方法。这时,可以引导:“那15可以分成10和5,10减9剩1,1再加5是多少?

”用提问代替灌输,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记住,退位减法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和之前的“10以内加减法”紧密相连。孩子如果熟练掌握了10的组成(如10=9+1),退位减法就会水到渠成。花5分钟复习“10的分解”,比直接教新内容更高效。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活动设计尤为重要。一个简单有效的练习是“退位减法接龙”。老师出题15减9,第一个学生说“15拆成10和5”,第二个说“10减9得1”,第三个说“1加5得6”。全班参与,节奏轻快,错误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避免使用“借位”这类术语,改用“拆十”或“换十”,更贴近儿童语言。

课后,可以布置生活化任务:让孩子记录今天花了多少钱,计算剩余零花钱。例如,有12元,买铅笔花8元,还剩多少?真实场景让学习不再枯燥。

退位减法还常出现在应用题中,比如“小华有14块糖,分给朋友9块,还剩几块?”这类问题考验孩子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辅导时,先让孩子复述问题:“谁?有什么?要做什么?”再转化为算式14减9。如果孩子卡在“分给朋友”这个动作,就用玩具模拟过程。

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编故事:“你有14个气球,飞走9个,手里还抓着几个?”故事越生动,孩子越投入。注意,应用题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展示数学的实用性。当孩子意识到退位减法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动力会自然提升。

练习是巩固的关键,但题海战术不可取。每天10分钟的口算训练足够:准备20张卡片,写上如16减8、12减7等题目,孩子抽卡速答。答对3题就休息,保持新鲜感。避免连续做题导致疲劳。如果孩子反复错同一类题,比如总在“十几减8”出错,说明对8的组合不熟。

针对性地玩“8的邻居”游戏:问“8加几等于12”,答案是4,所以12减8等于4。这种聚焦弱点的练习,效率更高。电子工具如数学APP可以辅助,但优先选择实物操作,保护视力的同时增强触觉记忆。

退位减法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基础。它建立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10的组成”之上。如果孩子连15减5都犹豫,先回溯巩固这些内容。同时,它为后续“100以内退位减法”铺路。例如,32减15,本质还是“拆十”:32拆成20和12,12减5得7,20减10得10,合起来17。

看到这种联系,家长和教师就能明白,现在花时间打好基础,未来学习会更顺畅。别小看20以内的退位减法,它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之一。

在情感支持上,多给孩子正向反馈。当孩子成功算出17减9,不要只说“真棒”,而是具体指出:“你用破十法把17拆成10和7,10减9剩1,1加7得8,步骤很清晰!”具体表扬让孩子明白哪里做得好。如果孩子沮丧,分享自己的经历:“妈妈小时候也觉得退位难,后来用小石子摆出来就懂了。

”消除“数学很难”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情绪能提升记忆力,但这里不引用无来源数据,只基于日常观察:当孩子笑着完成练习,知识掌握更牢固。

退位减法教学要循序渐进。从“十几减9”开始(因为9最接近10,转换简单),再过渡到“十几减8、7”等。每个阶段确保孩子真正理解,再进入下一环节。例如,熟练“十几减9”后,可以问:“14减9你会了,那14减8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孩子发现规律。

家庭中,利用碎片时间练习:等车时问“13减6”,做饭时问“11减4”。点滴积累,效果惊人。

退位减法不是冰冷的计算规则,而是孩子逻辑思维成长的见证。当你看到孩子从“5减9不够”到自信地说“15拆10和5,10减9剩1,1加5得6”,那份成就感远超一个正确答案。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的角色不是解题机器,而是点燃兴趣的火种。用耐心和创意陪伴孩子,退位减法会成为他们数学旅程中一个温暖的里程碑。

从今天开始,拿起几支铅笔或几颗糖果,和孩子一起体验数字的奇妙流动吧。记住,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只是需要适合他们的路径。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
  2. 陈教员 北京电影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3. 毕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熊教员 四川工商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5. 尚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6. 张教员 昆明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
  7. 银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网络与新媒体
  8. 陈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能源动力
  9.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10. 陈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