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识字3》篇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03】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识字3
课题《识字3》
设计
海安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作者:杨树林
理论支持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
学
目
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比较
“木、禾”这一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
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偏旁与字、词
之间的联系,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
学
难
点
区别形近偏旁。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步骤
教 师 引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复习偏旁,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偏旁,谁能说出你知道的偏旁,并说出几个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2.这些偏旁都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了解这些偏旁的来历。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学生说偏旁。
学生读课题。
通过回忆熟字导入新课,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本课认识新的偏旁和生字作铺垫。
二、课件演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偏旁起源与演变过程。
⑴课件出示树和禾苗。
⑵出示相应的古文字,引导学生探求古文字的演变规律。
⑶学生根据图或古文字,猜猜相应的偏旁。
2.认识“木”、“禾”这两个形近偏旁。
学生观察课件。
小组交流。
猜偏旁。
识记偏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初步感知古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其规律。
三、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小组同伴。
2.检查自读情况,校正生字、词语的读音。
⑴组长组织组员轮流读,互相正音。
⑵小组汇报朗读,教师正音。
3.自由诵读词串,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读。
自由看图说话。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轮流读,正音。
汇报朗读。
自由读。
自主看图认读词语与同伴互助交流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四、再读词语,发现规律。
1.给予学生自读的时间,并说说自读过程中的发现。
2.小组讨论交流。
3.大组交流反馈。总结得出:
⑴每组词语中生字的偏旁相同。
⑵词语与词语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
自读。
交流发现。
。
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成功的乐趣。
五、读词练句,理解记忆。
1.让学生图文对照,再次诵读词串,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及相互联系。
①出示挂图“松柏”、“杨柳”。
②说说树木的名称,观察图画,具体说说松柏和杨柳是什么样的。
③松柏苍翠挺拔,杨柳婀娜多姿,它们成为木材还能制出很多东西呢!
④读“秧苗、稻谷、庄稼”,说说它们的联系。
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插在地里,秋天,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大片稻谷。经过农民辛勤的耕耘,庄稼终于丰收了。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树木或庄稼。
2.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3.读背一、二两行词串。
诵读词串
看图说说这些树木和庄稼的样子或特点
说说别的树木或庄稼
选词说话。
读背词串
自由读——同桌互相检查背诵——集体诵读——指名背诵。
课文将诸多意象并置在一起,中间留有空白,惟其“留白”,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整合力。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树木、庄稼的名称,并适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列举相关的事物名称,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更好地体会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还教会了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的学习方法。
六、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小组自学。
用自己认为便于记忆的方法分析字形,相互交流。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柳”)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
4、完成习字册。
学生交流记忆字形
认真看老师范写
按笔顺描红
练习写字
生字教学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自己想办法记忆字形,会记得更牢固。同时生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范写显得必不可少。
七、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和( )有关的字,大多用“禾木旁”。
2.我知道许多树的名字:( )、( )、( )、( )。
3.填空,用上课文里的词语:
⑴( )苍翠挺拔,( )婀娜多姿,用它们可以做( )。
⑵春天,农民伯伯把( )插在地里,秋天结出了金黄的( ),经过农民辛勤的耕耘,( )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学生完成练习。
当堂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当堂练习,当堂反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任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刘教员 河北外国语学院 播音主持
- 李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张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许教员 陕西师范大学 物联网工程
- 廖教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律
- 韩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信息技术
- 陈教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 工商管理类
- 邹教员 湖南文理学院 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