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英语语法中的“Should + 动词原形“: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深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英语语法中的“Should + 动词原形“: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深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22
英语语法中的“Should + 动词原形“: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深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在高三英语备考中,很多同学会发现:明明掌握了所有词汇和基本语法,但作文和语法填空仍然难以突破瓶颈。这往往是因为忽视了英语语法中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细节。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should + 动词原形"结构,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被低估却又决定分数的关键知识点。

一、颠覆认知:这个"should"为何如此特别?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should"通常被简单地视为"应该"的翻译。但当我们站在高考命题专家的角度看,这个情态动词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语言逻辑。它不仅是虚拟语气的标志,更是表达主观意愿、客观要求和逻辑推断的精密工具。

1.1 三大核心语境解析

1.1.1 强制性动词的宾语从句

当遇到advise, command, demand等"强势"动词时,"should + 动词原形"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表达命令、建议、要求的通道。例如:

- They requested that we (should) send a delegation to their country.

- She urged that he write and accept the post.

这里的"should"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构成完整语义的必要元素。就像建筑中的承重墙,虽然看不见,却支撑着整个句子的结构。

1.1.2 主语从句的隐形框架

在"It is suggested..."这类结构中,"should + 动词原形"往往承担着表达客观要求的功能。例如:

- It is desired that we (should) get everything ready by tonight.

-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he teaches.

这种结构特别容易出现在议论文写作中,掌握它能让观点表达更具说服力和正式感。

1.1.3 名词性从句的桥梁作用

当suggestion, proposal等名词作为表语或同位语时,"should + 动词原形"就像一条连接主语和谓语的桥梁。例如:

- He put his coat over the child lest he should catch cold.

这种用法常见于说明文和说明性议论文,能有效提升句子的复杂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二、实战演练:破解高频失分点

2.1 常见误区诊断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容易出现两种错误:

- 盲目省略"should":认为可以像中文那样灵活处理

- 错误添加"should":对语法规则理解不透彻

例如下面这个典型错误:

They suggested we should go to Beijing.(错误在于suggested后面应该直接跟动词原形)

They suggested we go to Beijing.

2.2 高效记忆法

建议采用"动词家族记忆法":将需要搭配"should + 动词原形"的动词归类记忆。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将advise、command等动词与它们的从句结构建立联系。

三、提升写作档次的进阶技巧

3.1 多维度应用策略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尝试以下用法:

1. 议论文论点强化:使用"It is essential that..."结构,使论点更具权威性

2. 说明文逻辑衔接:在解释原理时,用"suggestion that..."结构增强说服力

3. 记叙文情感渲染:通过"lest..."结构表达担忧或预防措施

3.2 真题拆解示范

分析2022年全国卷作文题目:

"Suppose you are going to start a part-time job. Write an application letter to the manager of a company."

在写作中可以这样运用: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should) highlight your practical skills in the application letter."

这个句式既符合正式信函的文体要求,又展示了对语法的精准掌握。

四、构建语法体系的系统方法

4.1 知识网络化

将"should + 动词原形"与虚拟语气、情态动词、从句等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

- 虚拟语气体系:should + 动词原形 vs would/could + 动词原形

- 情态动词家族:should与must、need的对比

- 从句类型图谱: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的异同

4.2 错题转化技巧

建议建立"语法错题本",将每次练习中的错误分类整理。例如:

- 结构错误类

- 搭配错误类

- 时态错误类

通过定期回顾,逐步形成系统的语法认知。

五、给高三学生的备考建议

5.1 时间分配策略

建议每周安排2次专项训练,每次30分钟:

- 15分钟:精读经典例句,体会语用环境

- 15分钟:完成针对性练习,巩固记忆

5.2 语境记忆法

尝试将语法点融入日常表达:

- 和同学讨论作业时:"It'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review all the grammar rules."

- 写日记时:"I decided that I should practice more complex sentence structures."

这种沉浸式学习能有效提升语感。

5.3 考试应变技巧

在考试中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

1. 先判断主句动词是否属于"强势"动词

2. 确认是否存在"It is + 过去分词"结构

3. 检查是否为名词性从句

4. 根据判断选择是否添加"should"

六、拓展视野:语法背后的思维训练

掌握这个语法点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要,更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解"should + 动词原形"的使用规则,我们实际上在训练:

- 条件推理能力

- 逻辑关系识别

- 语言结构分析

这种能力的提升,对数学证明题、物理推导题甚至哲学思辨题都有积极影响。

从语法点到思维体操

当我们将"should + 动词原形"从单纯的记忆点升华为思维训练工具时,英语学习就超越了应试的范畴。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语法规则,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语言智慧。记住:每个语法点都是打开英语世界的一把钥匙,而真正的高手,善于用这些钥匙打开思维的天窗。

在未来的备考中,当你看到"should"这个词时,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里为什么要用should?

- 如果不用会有什么变化?

- 能否用其他结构替代?

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学习,相信你一定能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