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29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

字词

礼shàng尚往来自xǔ诩kē磕头

残gēng羹冷zhì炙冠miǎn冕堂皇

módēng摩登lìnsè吝啬脑suǐ髓pì譬如càn孱头bó勃然大怒bié蹩进

xiànmù羡慕存gāo膏xuánxū玄虚国cuì粹

dàn诞生一chà刹那tàng烫人sīsuì撕碎孤立无yuán援依lài赖幼zhì稚

休qī戚相关jié节外生zhī枝归根结dì蒂jiàn鉴于zhì秩序lǚ履行gū辜负

罪niè孽chéng惩罚huáng惶恐不安

duōduō咄咄逼人fù赋予消mó磨光yīn阴风hé和日丽称sòng颂chuímú垂暮之年

厚cì赐枯zào燥zào躁动wǎn惋惜

shāozòngjíshì稍纵即逝弥mí补

fēngyíng丰盈饱满chùsheng畜牲wěi苇草náng囊括智huì慧jīng茎叶

guīju规矩推yǎn衍老liàn练

清xī晰一tān摊子

《拿来主义》

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短文三篇》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囊括:全包罗在里面。

推衍:推论衍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孤立无援: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休戚相关:“休”,喜悦。“戚”,悲哀。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渊源:比喻事物的本原。

二、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第一部)、《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爱的艺术》,作者是美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

《热爱生命》作者是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者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著有《思想录》。

《信条》作者是美国作家富尔格姆,选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3、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4、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5、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6、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7、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8、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9、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译为“把”,后省略“之”)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周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11、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1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13、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三、古今异义: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2、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3、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5、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7、传以示美人(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8、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9、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10、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11、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古义好好招待。今义优厚的待遇)

1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⑧赵王鼓瑟(鼓:弹奏)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⑥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堂上)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⑤以绝秦望(绝,使……断绝)⑥归璧与赵(归:使……归) ⑦以勇气闻于诸侯(闻:使……听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②为刎颈之交(交:动作名,朋友)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蔺相如者,赵人也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⑤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⑥何者?严大国之以修敬也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③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8、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9、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秦王会(于)渑池。4、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5、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6宁许(之)以负秦曲。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渑池之会:形容一次危险的赴会。怒发冲冠(guān):形容极端愤怒。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白璧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苏武传》知识点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刂芯羌唷(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诚甘乐之(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四、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③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④乃

(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 (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张衡传》知识点

《后汉书》作者范晔,他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后汉书》简明而周详,叙述中间杂以议论,颇富文采。他自己曾说:“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而《张衡传》的传主张衡是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还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郭沫若曾评价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0.其牙机巧制(牙: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1.覆盖周密无际(周密: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2.振声激扬(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3.中有都柱(都: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

二、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

2.傍行八道(“傍”通“旁” )

3.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三、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皆共目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四、一词多义

1、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2、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3、乃: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4、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6、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唐教员 中国音乐学院 二胡
  2. 王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资源与环境
  3. 王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4. 陈教员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
  5. 乔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
  6. 周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是第二学位)
  7. 马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经济
  8. 杨教员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类
  9. 陆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10. 王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