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单独招生文化测试大纲

单独招生文化测试大纲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07
单独招生文化测试大纲

重点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进入高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能力。

一、命题原则

覆盖全面、突出重点;能力为本、注重应用;科学规范、正确引导。

二、考试目标

语文科目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中职阶段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程度,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进行阅读、写作的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用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次。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次。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次。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层次。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读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理解

理解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意义

3.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5)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1)识记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2)识记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4)默写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1.理解

(1)理解语文基本课文篇目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含义。

(2)理解语文基本课文篇目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

(3)理解语文基本课文篇目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语文基本课文篇目文言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把握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分析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四)现代文阅读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把握现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6)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时间为30分钟。

(二)试卷内容比例

A卷

B卷

基础知识及应用

35分

基础知识及应用

30分

文学作品欣赏

35分

文学作品欣赏

35分

综合知识

30分

综合知识

35分

合计

100分

合计

100分

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考查考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着重考查考生应用数学进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命题原则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贴近高中教学实际,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覆盖高中全面知识,突出重点。

2.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结合考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

3.命题体现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必修课程,确定高职招考的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应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课程培养目标。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能灵活地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能分清子集与真子集的联系与区别,分清集合间的三种关系和对应的符号;能准确应用“元素与集合关系”和“集合与集合关系”符号。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能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会借助数轴进行不等式形式的集合运算。5.了解充要条件,能正确区分一些简单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实例。(二)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能熟练写出九种区间所表示的集合意义,能直接应用区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能将不等式的解集用区间形式表示。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写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三)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和值域。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的表格,能通过描点法作出函数图像。

3.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能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和单调区间;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和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4.理解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根据简单的函数的解析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作出图像,并能用函数观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能对根式形式和分数指数幂形式进行熟练转化,能熟练运用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和化简式子。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从简单函数中辨别出幂函数。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举例,能根据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4. 理解对数的概念并能区别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掌握对数的性质,能运用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记住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能在简化运算中应用。

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能举出简单的对数函数例子,会描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能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五)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陈述正角、负角、零角的规定,对所给角能判断它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能根据终边相同角的定义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规定范围内的角。2.理解弧度制概念, 能熟练地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概念理解这三种函数的定义域,判别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正负;会求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会利用这两个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化简、证明。

5.了解诱导公式: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并会应用这三类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化简或证明。6.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正弦函数的性质。7.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余弦函数图像说出余弦函数的性质。8.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六)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并写出通项公式。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4.理解数列实际应用。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简单问题。(七)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能利用平面中的向量(图形)分析有关概念。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数乘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运算。

3.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判断向量是否共线。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理解用坐标表示内积、用坐标表示向量的垂直关系。(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能利用斜率公式进行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

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能灵活应用这两种方程进行直线的有关计算。4.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掌握直线几种形式方程的相互转化,会由一般式方程求直线的斜率。5.熟练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6.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求过一已知点且与一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7.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会求过一已知点且与一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非常简单的应用题。(九)立体几何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

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会利用简单的空间图形进行有关角的计算。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5.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能利用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2.理解随机事件,会判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3.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3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全卷不使用计算器。

2.试卷结构

全卷由A卷、B卷组成。卷面分数为100分。

A、B卷的题型为:

1)单项选择题,共计10题,占30分;

2)多项选择题,共计10题,占40分;

3)判断题,共计15题,占30分。

全卷试题难度分为三个等级:简单题48%、一般题40%和较难题12%。

单独招生考试英语考试大纲

重点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表达、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英语能力。

一、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重点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具有代表性,充分反映英语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

2、客观性原则——遵循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交际语言测试为主,分离测试、综合测试等多种测试并存,力求在语篇的层次上、在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中,以互动的形式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要注重试卷的信度,更要注重试卷的效度;

在力求试卷结构简约的同时,确保考查内容的覆盖面,杜绝偏、繁、旧试题,科学控制题量和难度,确保试卷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单独招生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知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规范。

坚持“以能力意志为主、知识立意为辅”的原则,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形命题,适当增大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命制至少以句以语言单位的命题,不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单独考查微观语言知识。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查的知识点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基本要求为基准,兼顾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部分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情景交际、阅读理解、英汉翻译、应用写作等。(一)基础知识 1、语音:要求考生掌握英语26个字母,48个音素;

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基本拼读规则以及句子重音、英语语调等内容。2、词汇:词汇量要求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附录的词汇表中2200个左右单词(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其中无标记单词约1700个,为掌握词汇(详见附录),标*号的单词约500个,为理解词汇(详见附录);

并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量。3、语法:要求考生掌握以下语法项目的基本用法。(1)名词:名词的分类、名词的数、名词的所有格、名词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2)代词: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

(3)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写法、读法和用法,年、月、日的写法和读法,钟点的写法和读法。(4)介词和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介词、其它常用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5)冠词:冠词的种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不用冠词的情况等。(6)连词:连词在句中的作用和用法。

(7)形容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用法等。(8)副词:副词的种类、副词的构成、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用法。(9)动词:系动词、行为动词、助动词、常见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10)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1)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12)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词不定式的基本用法。(13)句子:句子的种类、简单句的句子成分、基本句型。

(14)并列复合句与主从复合句:理解各种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的意义,并能在阅读中应用。(15)倒装结构:基本用法。4、基本交际用语:要求考生掌握有关以下功能项目的基本交际用语。能对日常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反应,能就日常生活和相关职业话题进行简单交流。

(二)综合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以下话题范围内常见题材的阅读材料,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2、翻译能力: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与本考纲规定的功能项目及话题相关的英语句子,并将句子翻译成汉语。

3、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考生掌握英语基本句型,能写出简单的应用文,如活动通知、日程安排、邀请、求职申请、个人简介、名片、电话留言、购物清单等;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表格或根据阅读的短文填写内容摘要等。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时间为30分钟。

(二)试卷内容比例

A卷

B卷

词汇知识及应用

30分

词汇知识及应用

40分

语法知识及应用

35分

语法知识及应用

35分

交际功能与话题

35分

交际功能与话题

25分

合计

100分

合计

100分

查看详情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蒋教员 安徽大学 应用统计学
  2. 蒋教员 安徽大学 法学
  3. 王教员 天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
  4. 任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5. 刘教员 河北外国语学院 播音主持
  6. 李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 张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能源与动力工程
  9. 许教员 陕西师范大学 物联网工程
  10. 廖教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