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趣味拼音教学:用儿歌点亮一年级语文课堂

趣味拼音教学:用儿歌点亮一年级语文课堂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7-20
趣味拼音教学:用儿歌点亮一年级语文课堂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始终是绕不开的基石。它不仅是孩子们识字认字的"金钥匙",更是规范发音、培养语感的启蒙工具。然而,面对一群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活泼好动的"小豆丁",如何让抽象的声母韵母变得生动有趣?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儿歌教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轻松打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之门。

一、课堂常规的儿歌密码

"上课音乐响,赶快进课堂,姿势坐端正,两眼望前方……"开学第一周,这首改编自课堂常规的儿歌就成为班级"入场仪式"。孩子们边拍手边念诵,原本需要反复提醒的课前准备,在两周内就变成了自觉行动。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首儿歌竟意外解决了班级管理的难题——当个别孩子坐不住时,邻座同学就会用歌词提醒:"老师把课讲,句句记心上哦!"

这种"儿歌管理法"的妙处在于,将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为朗朗上口的韵律。当孩子们齐声唱出"我愿做个好小孩,身体清洁精神爽快"时,我分明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自豪光芒。这种自我暗示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得多,就像给每个孩子种下了一颗"向好"的种子。

二、拼音字母的童谣变身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机械模式。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a"时,我亮出画着张大嘴巴的卡通卡片:"张开嘴巴aaa,公鸡打鸣喔喔喔!"配合夸张的口型示范,教室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模仿声。这种将字母形状、发音与具体事物关联的方法,让抽象符号变得可触可感。

更精彩的是孩子们的创意大爆发。在学到"b"时,有孩子突然举手:"老师,我编了个'拉开天线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全班瞬间沸腾,纷纷开动脑筋:"举着小旗爬山坡,右上半圆ppp""和平鸽,爱和平,9字拐弯ggg"……这些充满童趣的创作,不仅让字母学习变成游戏,更培养了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拼读规则的韵律魔法

声韵拼读是拼音教学的重难点,但儿歌再次展现出神奇魔力。"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句口诀配合双手击掌的动作,让抽象的拼读规则变得直观可感。当孩子们用拍手节奏模拟拼读过程时,原本眉头紧锁的小脸都舒展开来。

标调规则的儿歌更是解决了多年教学难题。"韵母里头先找a,没a再找o和e"——这首改编自标调口诀的儿歌,配上手指点读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记住了复杂规则。

最有趣的是ü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当孩子们用夸张的语气唱出"jqx真淘气,碰到ü儿两点要摘去"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摘点"的魔法时刻。

四、教学相长的创意工坊

儿歌教学带来的不仅是课堂效率的提升,更催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相长。有次教"zcs"时,我随口编了句"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蚕儿吐丝sss",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孩子举着自创的儿歌跑来:"老师老师,我编了'半个8字sss,蚕宝宝,吐丝忙'!

"这种即兴创作让课堂充满惊喜,每个孩子都成了小小语言艺术家。

更可贵的是,儿歌教学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他们发现"bpmf"可以编成"爬山坡,摸大佛"时,就开始主动观察生活寻找创作素材。这种将学习融入游戏的过程,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在做中学"理念的生动实践。

五、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惊喜地发现儿歌教学的潜力远超想象。在识字教学中,"日月明,鱼羊鲜"的会意字儿歌,让孩子们轻松掌握造字规律;在古诗启蒙时,"床前明月光"配上简单动作,让经典背诵不再枯燥;就连数学课上的凑十法,也被孩子们编成了"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的儿歌。

这种跨界融合的教学创新,不仅提升了课堂趣味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跨学科思维。当他们用儿歌记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朝代更迭,用韵律理解"乘法口诀表"的数字规律时,我看到了教育最美好的模样——让知识在欢笑中生根发芽。

六、教育智慧的传承创新

回望二十年的教学历程,我越发坚信: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种。那些被孩子们传唱的儿歌,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教学工具,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每当听到毕业生哼唱着"张开嘴巴aaa"回来探望时,我都能感受到教育最本真的力量——用童心守护童心,用创意唤醒创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些看似简单的儿歌,承载着教育者对儿童心理的深刻洞察,蕴含着寓教于乐的古老智慧。当我们蹲下身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就会发现:每个字母都可以跳舞,每条规则都能歌唱,每个课堂都能成为充满欢笑的乐园。

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那些被儿歌点亮的课堂时光,终将成为孩子们记忆中最温暖的底色。作为教育者,我们何其有幸,能用这样的方式参与生命的成长,见证智慧的绽放。让我们继续用童谣编织教育的经纬,在欢声笑语中,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向知识殿堂的彩虹之路。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