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30位北大清华状元语文学法总结:吕雪梅

30位北大清华状元语文学法总结:吕雪梅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3-25
30位北大清华状元语文学法总结:吕雪梅

吕雪梅,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在四川省高考中取得文科第五名的成绩。她分享了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一、语文学习的困惑

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感到困惑。课堂上的内容似乎与考试要求脱节,听课时觉得乏味,但考试时又发现处处是漏洞,复习时更是无从下手。吕雪梅在高二时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积累与整理

# 1. 基础知识的积累

吕雪梅认为,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她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如生僻字、词、读音以及不熟悉的成语。她会将这些内容一一抄记下来,无论是从课本上看到的,还是在报刊杂志中遇到的,都会记录在案。她还计划将小字典和成语字典翻阅一遍,但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实施。然而,即使如此,她依然从中受益匪浅。

# 2. 名人名言与诗词妙语

除了基础知识,吕雪梅还会积累名人名言、有哲理的话和诗词妙语。这些内容不仅是写作的素材,还能丰富她的文化底蕴。她所在的班级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了一块园地,每个同学轮流在上面写一些诗词警句,供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浏览学习。这种互动式的积累方式,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乐趣,还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 3. 文言文的整理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吕雪梅通过按类分别整理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性的活用变化,有效地掌握了这一部分内容。她借助《中学生文言文字典》,利用其中的例句进行复习。每查一个字的一个意项,她都会顺带复习其余意项。这种系统化的整理方法,使她在文言文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三、灵活的笔记方法

吕雪梅在笔记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她发现,如果将整理出来的内容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反而没有时间看。因此,她通常将这些内容写在书皮上、扉页上,甚至笔记本的封面或扉页上。这样,无论何时何地,她都能随时看到并温习这些内容。她甚至在老师转身写黑板的一刹那,也能记住一个生字的两个读音。

这种灵活的笔记方法,使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利用了每一分钟。

四、广泛的课外阅读

# 1. 利用节假日阅读

吕雪梅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她主要利用周日和假期进行阅读,从各种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丰富了她的知识面,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还会将一些短小精悍的时文和有价值的资料剪辑下来,以备日后查找使用。

# 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吕雪梅不仅阅读各类报刊杂志,还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她特别喜欢《红楼梦》和《穆斯林的葬礼》等小说,从中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她还特别钟爱《古文观止》,这本书让她学到了如何使文字具有表现力。她坚持长期背诵诗词,虽然每次背诵的内容不多,但积少成多,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五、合理安排时间

吕雪梅强调,大量阅读必须建立在时间充分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时间有限,应当优先考虑投入到能带来更多收益的学习活动中。她认为,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结合个人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力。

吕雪梅的语文学习方法,不仅帮助她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为其他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她的经验告诉我们,语文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和系统的整理,更需要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人物导航

- 杨临明

- 许雪琼

- 王劲涛

- 陆慧

- 刘阳

相关热门资料推荐

- 《中学生文言文字典》

- 《古文观止》

- 《红楼梦》

- 《穆斯林的葬礼》

通过吕雪梅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从中汲取灵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3.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4.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5.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6.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7.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8.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9.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