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逆袭的人生,反转的剧情:清华毕业生的军旅生涯

逆袭的人生,反转的剧情:清华毕业生的军旅生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03
逆袭的人生,反转的剧情:清华毕业生的军旅生涯

从清华大学毕业来,田悦的双手清理过旱厕的粪便、沾满过油污,也发射过火炮。

更早的少年岁月里,这双手还拔过猪草,砍过柴禾,扶过背上的背篼——里面装着上百斤的煤。如果闲下来,就会静静地捧起一本旧书。

这个来自贵州山村的彝族年轻人,清华大学毕业后,没理会北京“大机关”的优厚待遇,打起背包来到距首都几百公里的一个基层连队“自讨苦吃”。

“保持痛感。”他用这4个字为自己的文集命名,也算是对这的小结。

逆袭的人生,反转的剧情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瘦,黑,个子不高,说话嗓门也不大。扔到人堆里,就是一个普通人。

前,这个貌不出众的小伙子上演了一出典型的“逆袭”故事:出生于贵州毕节的山村,在村里度过少年时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阳三中“宏志班”,又考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国防生。

毕业前,军队的“大机关”、军事科研院所都会来清华大学遴选人才。那一周,田悦关了手机,独自躲到图书馆看书去了。除此之外,他还放弃了保送本校研究生,也放弃了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机会。

田悦的目标很明确:去陆军野战部队的基层连队。他想当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的指挥员,带领弟兄们冲锋陷阵,他还要“改变陆军的战略地位”。

但田悦的打算遭到了二姐的反对。

田悦毕业那年,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田家接连遭遇变故,田悦的父亲身患疾病,家里欠了三四万元外债——对于当时的田家来说,这已是一笔巨款。

比田悦年长8岁的二姐田桂兰,在大学毕业后就跟大姐一起挑起赡养父母和供3个弟弟上学的重担。她原本希望,大弟田悦毕业后能去一个收入优厚的单位,快点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可是,待遇优厚、日子却能一眼望到头的机关生活,田悦并不想过。他告诉二姐,要从基层做起,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商量之后,田家两位老人选择尊重儿子的想法——他们宁可自己过得苦一点。

在清华园参加完毕业典礼第二天,田悦拎着两个大包,独自乘车来到距北京几百公里外的师部。

新的考验和磨砺,正在等着他。

新排长的窘境

乍看上去,部队的生活好像没啥能难住田悦。

野战部队苦,但田悦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

从小学到初中,他每天上学都要翻3个山头,走十几里山路,中午没钱吃饭,以至于傍晚放学时经常饿得走不动路。为了给自己挣午饭钱,他趁周末去小煤窑背煤,走三四公里又陡又窄的小路,把上百斤煤从地下背上来,这样一趟能赚四五毛钱,够在学校吃两个包子……

野战部队训练强度大,而田悦的体能一向不错。

在学校时,田悦是武术协会副会长,拿过首届北京市角斗士高校邀请赛亚军、清华大学“马约翰杯”散打比赛亚军,他每天绕学校跑七八公里,每天还有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到连队后第一次跑5公里,田悦就拿了全连第一。

“实习”3个月后,田悦成为“平江起义团”九连的一名排长。但他当排长第一天就“出糗”了。

按部队的规矩,每天傍晚都有“晚点名”环节,由排长讲评大家当天的表现。整整一个白天,田悦都在琢磨晚上要讲什么,他想了很多内容,“就是想让大家觉得‘这个排长不简单’”。

到了晚上,挨个儿点完名后,该由排长田悦讲评了。看着一排排战士,田悦突然觉得特别紧张:他怕讲得太多,会被大家认为是在耍威风;要点评某个人做的事,又怕人家不服气……

黑暗里,田悦语无伦次地说了几句,就匆匆结束了这个酝酿了一天的环节。此后的一个月,一直都由班长代他行使讲评的职责。

这还不算,他指挥步战车时用错手势,都把驾驶员搞懵了;手枪实弹射击,成绩忽高忽低……

这种不适应新环境的难受滋味,田悦早就体会过。

从贵州来到清华大学后,田悦感叹:“跟同学的差距太大了!”别人讲起在美国的见闻,而他只知道“美国”的英文单词是什么,更糟的是,学习成绩也比不过人家……

上大学后,他拼命泡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做社团工作……到毕业时,田悦被评为当年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这一次,又要“而今迈步从头越”。

田悦跟战士们一起打“够级”,平时隔三差五给训练成绩优异的战士买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跟老班长们聊家常,听他们讲排里的事儿。

当了一个多月排长后,田悦算是理清了头绪——战士们见到他愿意凑过去,他也开始接手每晚的讲评任务。

眼看可以顺风顺水地干下去了,这时,田悦却被借调到机关。

用“清华标准”来要求战士

在机关的一年,田悦并不开心,他一边干好手头的活儿,一边逮机会就找团长、政委软磨硬泡,就是表达一个愿望:回连队。

面对团领导的挽留,田悦发了一条短信吐露心声:“不能和排里的战士们一起流汗,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自从前到任以来,团政委刘华生一直在关注这个小伙子。田悦在机关磨了一年后,刘华生应允了他回连队的请求。

不久,田悦该调职了,刘华生决定把九连交给田悦带。

九连有个“饭桶九”的外号。抗美援朝时,九连的战士都打光了,炊事班的战士就拎着饭桶和菜刀去跟敌人拼命,从此留下这个外号。但后来几十年间,九连却因训练松弛被人嘲弄为“饭桶九”。

在这个以彭德怀为首任团长的“平江起义团”里,有5支红军连队,相比之下,九连不算出色。

对田悦来说,当排长时管理30多个人还适应了一个多月,如今当100多人——从十八九岁的新兵,到入伍十几年的老士官——的“家长”,更要费心思。

这时候,田悦自己还不过25岁。

战士们的训练热情一阵热、一阵冷,田悦就得学着像哄小孩儿似的激发大家的热情。牛奶、洗发水、运动鞋……他变着法儿地给大家奖励。作为奖品送给战士的耐克鞋,花了田悦500多元,他自己从来没穿过这么贵的鞋。

田悦不愿让九连原先懒散的势头继续下去,他要打造针锋相对的“剑锋文化”。他请团政委刘华生为九连题字“剑锋九连”,发誓要“永站排头、敢于带头、带打头阵、争立头功”。

田悦经常跟战士讲,做事要有“清华标准”。就连打扫落叶,也要扫得最干净。当上指导员没多久,田悦就在支部会议上提议撤换一名班长。连队评功评奖的老规矩也改了,从分配名额一律改为投票。

改规矩让有些人不高兴。因为对评功评奖结果不满,一名老班长和一个战士冲进田悦的住处,拎着工兵镐把他的桌子和电脑砸了。这位昔日的散打亚军就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

当年,田悦在清华大学散打队,有一次“较量”时面对队友的“挑衅”,他一脚踢过去攻对方下盘,结果让对方住了半年医院。这一次,面对老班长和他一向称为“孩子”的战士,田悦忍了。

后来,营党委对两个闹事者作出撤销职务、赔偿财物和道歉的处分,连队撤换了4个班长,在这之后,田悦对连队的建设思路开始落地。

当了一年指导员,熟悉连队的工作后,田悦又开始“蠢蠢欲动”。他的目标从来没变过——成为一名军事指挥员。

“学霸”连长

借着上级提倡“军政互通”的东风,田悦转岗成为九连的连长。

来到梦想的岗位后,田悦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需要他这个连长率领战士们进行的那些训练,他自己都不会。

带领战士们训练开炮前,老规矩,连长要开第一炮,可是田悦从来就没学过。要学会瞄准、测距、故障排除……还要熟悉操作面板上的几十个按钮。

训练之前,田悦天天追着其他连队的连长问,对方很惊讶:“这么白痴的问题也问?”别的连长忙,顾不上细讲,田悦就跑去问自己连里的老班长,甚至比他年纪还小的普通士兵。

教过田悦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学东西非常快。由指导员改任连长后第一次战术训练考核,田悦在九个步兵连连长中得了第三名。

跟军械打交道的过程中,田悦“理科男”的气质显露无遗。对于各种装备,一般只要学会操作就算过关,但田悦总是要追问为什么。从最基本的操作一直问到原理,问得老技师都张口结舌。

团政委刘华生注意到,在学习中,田悦一旦吃透原理,就能超越老士官十几年的经验。

对于不顺手的装备,田悦还经常研究怎么改进:装甲车配备的扳手经常断,田悦画出扳手的应力分布图,带战士成立兴趣小组,自己设计出新扳手;95式自动步枪瞄准基线高、容易暴露,他又琢磨要怎么改装……

田悦平时的读物,也超过一个连长“应该”关心的层次。他桌上放着《现代战争前沿》《新战争咒语》等书,还常常研究国外的作战趋势、琢磨联合作战方案等。

前段时间战区陆军合成营演习前,田悦向营长提出,演习脚本的敌情设想太简单,跟现实不符,而且设计中的合成营联合作战仅限于师以下的兵种联合,并不是真正的军种之间的联合。后来这个建议被营长报到师里讨论。

“为改变陆军的战略地位而来”,田悦刚来时说的这句“大话”,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田悦说,这件事现在还在做,只是不再说了。

团政委刘华生对他的评价是:“连长身份将帅心。”

,变与不变

今年的4个月里,田悦所在的连队一直在朱日和训练基地野外驻训。在这个亚洲最大的军事训练基地,收到的报纸通常是两三天前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空气中混杂着沙葱——内蒙古特有的一种葱类植物——和旱厕的气味。

这是田悦当连长的第二年,去年经历了“头发白了一半、掉了一半”的初任连长之年,他如今从容多了。全团考核中,共有4个连长考了“优秀”,田悦就是其中之一。

来到部队,田悦觉得自己变得实际了,也变得“粗鄙”了。“指挥千军万马”不再是当年的彝家小男孩在木楼上的侠客梦,田悦也不再是那个连会操口令都不会喊的新排长,他还学会了打扑克,学会了在夸战士时带句粗口。

田悦被战士们调侃为“最脏连长”“最美连长”。

前年在朱日和基地驻训结束前,连队要将旱厕清理干净。站在粪坑边,大家都显得有些犹豫。当时担任指导员的田悦脱了鞋就跳下去了。没有防护服没有手套,只有一个脸盆作为工具。那次干活儿时穿的迷彩服,田悦洗了好几次才把臭味洗掉。一套作训服200多元,他可舍不得直接扔了。

来到部队,田悦还穿着大二时发的第一套迷彩服,两年前裤子上破的洞,变成了一个大补丁。衣服褪色太多,还被人怀疑过是假军服。每年都有换新作训服的机会,但每次他都让给新兵了。

田悦管连里的小战士叫“孩子们”。

前段时间砍树,斧子不好用,田悦用电砂轮充当电锯。他把战士赶到一边,自己动手干起来。砂轮绞到树上的铁丝,划伤了他的手,田悦扭头跟小战士说:“看吧,幸亏是我弄,伤了你怎么办?”

对这些“孩子”,田悦有时候也很凶。

有个战士在餐厅吃饭扔了半个剩馒头,田悦给全连人上了一课,讲朱子治家格言,讲“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讲自己小时候挨饿的经历。讲得大家不敢再浪费粮食。

田悦教战士们习武、打拳,有的战士不愿学,田悦急了:“如果上战场,我是要把你们都活着带回来的!”战争打到最后,就是人与人的肢体较量,他要教给这些小兄弟在最后时刻能保命的东西。

九连的“剑锋”气质也越发浓郁。去年“平江起义团”秋季军事体育运动会上,九连一个连拿到的积分,超过了3个建制营。

保持痛感

去年在外驻训时,二姐田桂兰带着大伯一家来看田悦,那是田桂兰第一次在驻训场看到弟弟。

一家人开车几个小时,来到一个“比村子还不如的地方”,田桂兰看到一身戎装的弟弟从帐篷里钻出来,鞋上还粘着泥巴。

这里不久前刚下过雨,田桂兰走进帐篷,发现里面还有些积水。田桂兰摸了摸弟弟的被子,潮乎乎的,在那初秋的天气里,更显得单薄。看着弟弟住的除了床和桌子几乎空无一物的野战帐篷,田桂兰背过身去就哭了。

她没想到,弟弟为了梦想,竟然在这么苦的环境下坚持。

毕业四五年了,田悦当年的大学同学、学弟们,有的创业,成为身家上亿的创富新秀;有的从政,年纪轻轻就成为副市长;普普通通的,也是年收入10多万元、有家有业。而田悦到现在还是“三不”:不存钱、不买房、不谈恋爱。

走之前,田桂兰告诫弟弟:既然选了这条路,那真的只有风雨兼程了。

那天晚上,面对父母关切的询问,田桂兰忍住心酸,在电话里告诉他们:田悦过得很好。她说:“小伙子英姿飒爽,可威武了!”

到现在,田家已经供出4个大中专学生,这在村里前所未有。20多年前,刚上小学的田桂兰跟妈妈去田里浇玉米。走40分钟背来的一壶水,只够浇3棵玉米。田桂兰感到特别绝望,她问妈妈:“难道我们只能这样过下去吗?”妈妈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要改变命运,只能靠你自己。

家里经济最窘迫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听到村里的孩子谈论打工的事儿,读初中的田悦也想辍学去打工赚钱,但被父母严厉地驳了回来:“哪怕要饭,也要供你们上学!”类似的话,田家父母也曾跟两个女儿说过。

从那以后,田悦再也没提过辍学的事。

这个以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硬是靠每亩地几百斤土豆、每斤土豆两三毛钱的收入,供出了3个高材生——一个师范中专生,一个中央民族大学和一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

这个历经磨难的孩子,小时候曾经身患重病差点死掉,还有一次险些溺水,有在鬼门关前走过的经历,再加上忍饥挨饿的求学之路,田悦觉得,“痛感”就是让自己前进的力量。

来到部队后,田悦陆续记下自己这的反思、感受,写了一本诗集、一本文集,他给自己的文集取名为:保持痛感。

“当你慵懒的时候、懈怠的时候、准备放弃的时候,痛感能够支撑你、刺激你迸发出更强的力量去克服这些困难。”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冉教员 清华大学 应用经济学
  2. 孙老师 大学讲师 应用经济学
  3.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5.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6.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7.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8.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9.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10.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