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独生子女费 多少不算少

独生子女费 多少不算少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21
独生子女费 多少不算少

    独生子女费不少市民坦承从未领过。深圳读本记者 范舟波 马强 摄(图文无关)

    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昨日透露消息称,独生子女父母每月15元的政府“奖励金”有望提高。同时,退休时一次性领取5000元奖励金的模式,将改为按月支出,且有望每月不少于150元,这两项惠民政策最快将在今年实现。

    退休时一次性奖励难落实

    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者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优待政策,其中一条就是领取独生子女奖励金。独生子女奖励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独生子女家庭每月可领取30元的独生子女费,夫妻双方每月各可领取15元。

第二部分属于退休奖励,独生子女家庭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的百分之三十给予一次性奖励,深圳以往的标准是5000元。

    不过,这项奖励政策是在上世纪代开始实施的。市卫人委监管处李处长说,那时候,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每月30元的标准能占当时月工资收入的50%左右。如今,深圳特区内最低月工资标准都涨到了1000元,30元奖金的奖励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而对于那笔在退休时一次性领取的5000元独生子女奖励金,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落实。

    每月奖励额度有望提高

    “独生子女奖励金肯定是要提高的,退休时一次性领取的支付方式也将改为按月领取。

”李处长表示,广东省已于去年12月25日通过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和《关于解决城镇居民计划生育奖励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根据《意见》,奖励对象范围由之前有单位的城镇职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

凡 1月1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奖励80元,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

    那么,深圳近来未曾改变的独生子女费又将何去何从?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卫人委正对《深圳市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订,根据草案稿,首先要解决户籍人口领不到独生子女费的难题。

李处长坦言,由于计生部门无权处罚违规企业,员工权益受侵害,只能求助劳动部门。条例修改后,有望在处罚手段上有所突破。

    另外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提高每月发放的独生子女费额度,保障独生子女家庭的利益。至于独生子女费有望提高到多少?李处长说,具体的提高幅度还要看财政的承受能力,不过按照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工资水平,“我个人希望提高的幅度尽可能大一点。

    市卫人委透露,目前广州对于达到退休年龄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奖励150元,该部门有关人士认为,“深圳至少也要与广州看齐。”由于修改草案将提交至市政府,经过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才能出台。

市卫人委表示,提高独生子女奖励标准的建议,还要听取市民意见,争取这些惠民措施在今年予以落实。

    ■ 网调

    九成网友支持上调

    在本报与奥一网联合推出的“独生子女费”网络调查中,有85%的网友称从未领过独生子女费。究其原因,42%的网友表示“单位不给发”;

另有相当一部分网友是因为“从未留意过独生子女费,对此无所谓”。

值得关注的是,在“独生子女费该不该涨”这一问题上,高达95%的网友支持提高独生子女费,参加投票网友中无人选择“不该涨”的选项,5%的网友觉得“无所谓”。但有23%网友认为独生子女费没必要存在了。

对具体涨到什么标准的问题上,支持“由一个家庭每月30元提高到每月60元,一年在600元以上”的投票高达95.24%。

    ■ 心态

    不是钱的问题是政策兑现问题

    记者昨日在儿童医院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15位受访者中,只有4位领过独生子女费。提到这15元奖励金,受访家长都认为实在少得可怜,有人笑言,“现在也就买斤肥猪肉!”

    15元的现实意义几乎荡然无存。市民看待它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坦言不会因此跟单位较真,但另一方面,在获悉自己的权利后,又很想争取一下,“不是钱的问题,在乎的是政府的承诺应该兑现。”

    ■ 现状

    独生子女费名存实亡

    “独生子女费?从来没领过啊!去哪里领?”在市儿童医院,记者遇到抱着宝宝来打针的郑海燕。她在深圳一家事业单位做文员,如果不是因为记者采访,她从未想到还有这项奖励金。

    郑海燕立即致电咨询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此事的方先生,对方解释说,单位确实从未发过独生子女费,不过建议郑海燕去户口所在地社区工作站问问看。

    在竹林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又说,按照政策规定,郑海燕既然有单位,就该由其单位来发放独生子女费,“如果你是失业人员,可以先办理失业证,然后到我们这里申请独生子女费。”

    为了区区15元,郑海燕花了时间跑了腿,结果还是两头落空。为此跟单位较真,郑海燕连说“不划算,不值得”。但是听到一名同事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了二胎而被单位辞退,她又抱怨,政策是“罚得重、奖得少”。

    记者调查发现,独生子女费几乎被人遗忘,除了金额太少有的人不在乎,主要原因还是单位根本没执行。在深圳,福利好的单位会发独生子女费,比如国家机关公务员、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独生子女费每月打进工资卡;而在部分私企,独生子女费则名存实亡。

    黄俊育是一家港资企业的销售代表,小孩已经3岁。对于独生子女费,企业人事部门的态度很明确,“从没听说过,员工有意见可以辞职换工作。”这句话让黄俊育很无奈。

“比起动辄就几十万元的超生罚款,每月才15元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实在少得可怜。”黄俊育说,既然超生罚款都交给了政府,那么独生子女费为啥就不能全部由财政支出呢?

    在房网妈妈群里,十余位在企业工作却领不到独生子女费的妈妈们,正在积极商讨对策。徐莉莉是群里的“大姐”,任职于一家贸易公司,宝宝1岁多了,为了独生子女费,她跑了很多部门。

“从罗湖愉天社区居委会到翠竹街道办,再到市区两级计生部门,我都问过,每个部门的说法都不太一样。”徐莉莉告诉记者,有的部门说单位开证明,证实员工未领取独生子女费,可以向街道办申领这笔费用;有的部门又否定这种做法,说有单位的必须找单位要。

经几方推来推去之后,令徐莉莉感觉“在向政府伸手乞讨”,令她不解的是,“我的独生子女费到底去哪了?”

    如果说,对于部分企业的在职员工,每月15元属于“可望而不可及”,那么退休后想从企业一次性领取5000元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则几乎成为“传说”。

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独生子女家庭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的百分之三十给予一次性奖励。市卫人委监管处向记者证实,这部分奖励金的落实难度更大。

    生于代的王伯伯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年轻的时候赶上了晚婚、晚育、一家只生一个孩儿,中年时又赶上企业倒闭、下岗等等,现在单位没了,又赶上了退休后领不到独生子女费。

”王伯伯说多次向计生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一直没能得以解决。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林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2. 黄教员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
  3. 姜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
  4. 段教员 江西科技学院 小学教育
  5. 解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6. 沙教员 上海科技大学 物流管理
  7. 校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学
  8. 李教员 多伦多大学 新闻传播,经济,英语
  9. Ma教员 陕西师范大学 数学和统计
  10. 郭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