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7-17】
篇1: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现在正是小升初特别关键的一个时期,无论从信息还是自身的学习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想通过最近我们组织的活动大家至少能够看到是有一批非常敬业的老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尽量多的机会,后面还会陆续有活动,各位家长在信息和机会方面肯定不用担心。下面我主要说说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住它,首先要明确一点,小升初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为了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审题不认真,经常把会做的题目做错,即使是最厉害的学生,如果把题目看错了,那也是不可能把题目做对的。这一点特别特别的重要,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今后的中考高考,因为现在的衡量标准其实并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认真,学习更扎实。从最近的一些学校的考试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就是题量大,时间段,对于单位时间内的做题效率有很高的要求,这个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速度和正确率。
专家给您以下建议:
1、先拣西瓜
先把重点常考的专题学好,我们知道在每个专题里都有核心的知识点,可以这么说,把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那些东西掌握好基本上就够了,并不一定非得做太多的题目。比如说行程问题里,一定要熟练运用时间速度路程三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解题。直线形面积问题其实主要就是一个面积比和线段比怎么转化的问题,等等。
2、查缺补漏
篇2: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低年级以培养学习为主,到高年级则以小升初择校升学做准备。奥数的学习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小学六年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一年级奥数学习策略:兴趣培养阶段
·二年级奥数学习策略:拓展思路阶段
·三年级奥数学习策略:把握机会阶段
·四年级奥数学习策略:积累技巧阶段
·五年级奥数学习策略:爬坡攻坚阶段
·六年级奥数学习策略:因材施教
篇3: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一年级 兴趣培养阶段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故事、诗歌、谜语为载体来开展教学的,对孩子来说是在娱乐中学习,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
二年级 拓展思路阶段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二年级的孩子在习惯上还比较有可塑性,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一旦不注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等孩子大了要想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孩子在进入三年级后便会开始接触专题知识,从难度上来讲,专题知识的难度一定会上一个档次。所以,在专题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提早准备,而二年级是做好这个准备的最佳时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打好数学基础。同时兴趣也是学好奥数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培养奥数思维和兴趣,为以后的三年级奥数做好铺垫。
三年级 把握机会阶段
三年级是学习奥数至关重要的时期,三年级也是开拓思维的时间。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对图形也有一定的认识。从三年级起,大量的奥数专题便开始有所接触,因此,在专题的学习初期一定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好多五六年级专题知识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正是因为三四年级基础知识没有学好的缘故。
三年级不可小视——小升初的序幕开始慢慢拉开!它是考证的前奏、能力培养的起点、重点校培训班的开始!
四、五年级 积累技巧阶段
从三年级起,便开始接触大量的奥数专题,到了四五年级,奥数的专题又有所增加和深入。因此,专题的知识学习更为重要;多掌握技巧和学习方法。四五年级阶段是积累学习技巧和方法的良好开始,在开始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都将是受益匪浅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具备了一定的奥数基础,因此,一定要引导他们多接触一些难题,一来在心理上做好加深难度的准备,二来在在实践中提升解题的能力。
四五年级的知识学习一定要为后期的厚积薄发打下良好的铺垫。专题的知识学习要及时巩固和加强。因为五年级是接触专题最多的时期,小学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也都集中在这个阶段,专题的练习有助于知识点和难点的巩固和加强;真题的练习可以为你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四五年级的孩子可以尝试参加考试和比赛,获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激励,能够促使他们在奥数学习上兴趣倍增,为以后取得更多的证书以及小升初,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1、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奥数?
奥数属于一种超前教育,很多小学奥数题目即使大学教授都不会做。所以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
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建立兴趣后学习很好,各科进步都很快。说明一旦入门后,奥数对其他功课的提高还是有帮助的。
现在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强迫他学奥数,这样不好。如果你的孩子对此毫无兴趣,学习负担很重,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他对奥数本身感兴趣,或者报个好的辅导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最合适?
一般来说,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是最合适的。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进入一个思维方式改造期,这个时候开始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比较闹,不适合大班教学,课程也不难,家长自己辅导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家长实在比较忙,可以请家教或者报奥数小班。
3、用什么样的奥数教材最好?
家长们一定首先要给孩子们定一个学校的目标,然后再视具体情况而定。
4、是否需要家长辅导?
如果家长能辅导,其实是可以的,我们并不反对。
因为您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正所谓因材施教。如果你的孩子六年级才开始系统学,家长辅导是一种督促,是有益的。
如果您的孩子是低年级,最好不要自己辅导,大胆的交给老师,家长监督效果。
家长辅导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家长把握不住解题技巧,讲不出解题思路;自己心里明白,但是说出来小孩听不懂,或者感觉没意思。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讲具体内容,而应从培养孩子兴趣着手。让他适应你的讲课方法。
5、六年级才学奥数晚不晚?
如果你学奥数的目的只是应试,如果你并不笨,那么六年级学是完全来得及的。在于你是否努力,是否配合老师。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六年级才开始学习奥数,但是绝大部分都能够顺利考进重点中学。只不过学习时间长的学生考入顶级名牌学校的比例比较高而已。
篇5: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指南
近日跟一些六年级仁华前几班学生家长聊天,他们谈到自己的孩子目前所处的状态:“感觉题目似曾相识,做起来容易错”,“对做题目不那么有激情了”,“遇到难题往往无从下手”...感觉自己的孩子学习遇到了瓶颈,成绩无法提高了。 故我抽空写篇文章对此情况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此有点帮助。 学生学习奥数分四个阶段: 1、入门期。 2、上升期。 3、平台期。 4、贯通期。
一、入门期 人与人的爱好和兴趣是不一样的,就像五指长短不一,最胖的是拇指,但最短的也是拇指。所以,学生刚刚开始学奥数的时候表现也很不一样,有的人会非常喜欢,有的人会比较讨厌。 这个时候明智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学习奥数,就应该另外寻找其他的突破点。如果孩子不具备这方面的潜力,而逼迫孩子,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学生在对奥数感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就算入门了。入门后的学生很快就处于上升期,并且学校数学成绩会迅速提高(学校数学成绩一定会迅速提高,这可以作为一个您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奥数的参考标准之一)。
二、上升期 很多学奥数的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学生)都会有一个自卑的心理情结,就是“这么巧妙的方法为什么别人能想到而我想不到?”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道理:“你现在学的方法是很多数学家一辈子才解决的问题!而你只需要花五分钟就可以学会了,多了不起!你是站在数学家的肩膀上继续做研究”。 这样,聪明的学生才会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习。否则,他会因为这个方法不是自己想出的而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想不出题目来就认为自己很笨(这是导致奥数被批判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事实上就是这样,奥数的绝大多数内容就是很古板,学过了就会,不学就是不会,而这跟智力几乎无关。所以奥数这个东西跟物理、化学差不多,不是说只要聪明不学也能会的;也不是不够聪明,怎么都学不会的。而是只要智力正常,方法正确,就一定可以学会学好的。 上升期过程中的学生要把所有的专题学完,这样他的奥数水平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平台期 一个学生在进步到一定程度以后会遇到一个学习的瓶颈。
在这个阶段,由于新专题已经学完,学习新知识的激情已经没有。 学生做的所有的题目都觉得似曾相识,但还总容易出错,老师和父母拿来的题目似乎永远也做不完,考试成绩马马虎虎但得不到高分,与一流的高手总是有差距,对于部分较难的题目和综合性题目往往无从下手。 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想突破,必须作以下几件事情: 一、需要系统地复习一遍,梳理自己的知识(寒假做此工作); 二、做一下往年真题,明确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春季做此工作); 三、根据重点知识,整理出知识的网状脉络,理清每一个要点(春季做此工作)。
关于第三步,主要任务是要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起源到应用都理清楚了,学生才能对知识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比如:学生经常使用的:看一个数能否被9整除,只要看各位数字之和能否被9整除。通常做题目,学生就能够应用。 很多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呢:会应用。 例题:19827能否被9整除? 没学过的学生:用19827÷9,可以除尽,所以答可以。 一般学生:1+9+8+2+7=27能被9整除,所以19827能被9整除。 好学生:用弃9法,1+8=9,2+7=9,各位数字和一定是9的倍数,可以被9整除。 而一流的学生则除了会这样解题,还需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比如为什么看一个数能否被9整除,只要看各位数字之和能否被9整除?要会证明。 19827 =1×10000+9×1000+8×100+2×10+7 =(1×9999+1)+(9×999+9)+(8×99+8)+(2×9+2)+7 =(1×9999+9×999+8×99+2×9)+( 1+9+8+2+7) 前面一个括号内能够被9整除,所以看原数能否被9整除只要看后面括号内数字和能否被9整除。 不仅要知道知识的来源,还需要学会应用,比如这个题目:
众所周知, 名人、伟人都有不寻常的个人特性。如果你学代数,算一算他们的生日, 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名人和伟人的生日都具有如下的一个特点: 如:爱因斯坦的生日是:3月14日,将年月日写在一起是 1879314。把这个数随意排列一下,可得到另一个数,比如: 4187139。 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得到一个差:4187139-1879314 = 2307825。将差的各个位数相加得到一个数,2+3+0+7+8+2+5 =27, 再将这个数的位数相加,其和是9。即最后得到一个最大的一位数9。 按上述方法来计算数学家高斯的生日:高斯生于11月7日,于是可得一个数 1867117, 重新排列后的数比如是1167781,差数为 1867117-1167781 = 669336,算其位数和可得: 6+9+9+3+3+6 = 36,再算位数之和, 最后得 3+6 = 9。同样,最后得到一个最大的一位数9。 所有的著名人物的生日都有这样的特点。这是成为著名人物的“必要条件”。 看看你的生日是否符合伟人的必要条件?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看看,你符合伟人的必要条件吗?为什么每个人的生日都符合呢???)
那么学习好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很容易联想到关于数字被9整除的特征,从而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四、贯通期 一个学生如果能将知识点整理成知识网络,如果能将知识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如果能够自己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自己尝试着编改题目,那么他的水平将是一流的,甚至可能超越他的老师。 如果一个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他学习数学会成为一种乐趣。他会渴望更快地接受更多的知识,他会渴望超前学习初中甚至高中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学生家长再不需要担心他的学习,而需要关心他的学习习惯和身体。而这样的学生只要正常发挥,在考试和竞赛中奖会是无往不胜的。
现在,仁华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还处于第三个阶段,他们如果没有将无序的知识总结归纳,没有将知识整理成脉络和框架,没有追根寻底探索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那么遇到难题就往往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所以他们现在需要做的是: 一、寒假中系统将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奥数整理一遍; 二、下学期将历年考题做一遍; 三、将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纳总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做到看到一个题目就知道是属于什么类型,而这个类型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很多难题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才会变得容易。
关于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大家可以回帖提问,我有空会关注并解答。
(本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