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打骂孩子转变为不打不骂的教育方式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14】
转变家教方式 从“打骂”到“不打不骂”
很多犯案的青少年都经历过溺爱、打骂、放任的家教过程。这些孩子小时候备受家长宠爱,对他们的一些小错误父母也不给予批评纠正,甚至觉得小孩子做这些事情很可爱。到了青少年时期,由于逆反心理作祟,孩子开始变得调皮起来,与家长、老师对着干。这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则由宠爱变为打骂,以为打骂能够让孩子记住教训、纠正错误。最后,这些家长却发现打骂根本不起作用,而家长与孩子之间已然无法交流,亲子关系也接近破裂。于是,父母对孩子绝望了,不再教育他们,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只要不犯大事就可以容忍。
事实上,正是这种错误的家教方式导致了孩子的不健康成长,其中,打骂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
家长要明白生气只会将事情弄得更糟糕
,面对孩子的错误,要保持应有的理智。心情平静的时候,再一起和孩子谈论问题。家长要记住,自己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通过打骂孩子给自己出气。
家长要耐心地聆听孩子的说法
,协助孩子找到犯错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尽可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免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父母是孩子幼小心灵的依靠,也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榜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因此作为父母要有足够的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孩子,将“打骂”这一粗暴的方式放下,代之以理智和关爱,耐心地引导孩子走向人生的正确方向。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郭教员 四川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 郑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熊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
- 霍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谢教员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环
- 冯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 魏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应用经济学
- 曹教员 北京林业大学 自动化
- 刘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智能技术
- 郭教员 北京物资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