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教育专家给了6个建议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教育专家给了6个建议

更新时间:2022-05-17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照出的孩子就什么样。

很多家长常常叮嘱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却告诉我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细细想来的确,只有父母教育好孩子,孩子才能成人成才,反之则注定以悲剧收场。

还记得曾轰动全国的“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案,13岁男孩竟在强奸未遂后,将同小区10岁女孩连砍7刀,抛尸灌木丛。

手段残忍,令人心惊,这一切都逃不脱其家庭教育的失败。

案发之前,同小区多名女住户都曾被该男孩尾随骚扰。

其中一个姑娘被他掀了裙子,找到他家,男孩父亲不仅没理会,更是把找上门的姑娘骂了一顿。

而在判决时,办案人员大量取证后,认定其父母没有管教能力,判处未满14周岁的凶手收容教养3年。

“养不教,父母过”,正如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一书所说:

“有的父母生而不养,有的养而不教,有的教而不当,这些不称职的行为往往毁了孩子一生。”

做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只有用科学的方式教养孩子,才能让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生活中,人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比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学会控制。

做父母尤其需要如此。

我们不难发现,当你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时,孩子的情绪会产生极大的波动。

这让我想起在《心理抚养》中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在九岁时看到妈妈和邻居打架,不可开交,他妈妈的头都被打流血了。

男孩吓得直哭,妈妈凶他说“哭有什么用”,男孩就说:“妈妈,我长大一定报仇。”

结果10年后,男孩趁邻居午睡时,将其杀害。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

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学会控制情绪,让孩子在正能量的环境中长大,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你的抚养方式,影响孩子行为

曾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热门问题,感触很深。

有网友问: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

高赞回答:小时候,一次和父亲遇到乞丐。

父亲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借机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就会像乞丐一样。

而是很认真、很真诚地说:

“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父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

“一个从小没有被人善待过的人,你不要指望他长大后能够善待这个社会。”

行为得体,言语有度,走上社会也会受到大家欢迎。

而这都得益于孩子从小被父母、被周围人温柔以待。

你的心理抚养,决定孩子认知

社会是复杂的,可人又难以脱离与他人的关系,完全独立存在。

孩子的认知相对成人,有其局限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看到,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被骗”新闻。

对于这一现象,在《心理抚养》中,李玫瑾教授给出答案:

“绝大多数较高智商的人被骗,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心理抚养不完整的问题。

换句话说,是他们的家庭或抚养人对其心理抚养过于单一的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带孩子开阔眼界,接触社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有帮助。

只有孩子的心理深度增加了,才能提升认知,建立好自己的底层思维体系。

成年后的行为,是成长经历的映射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有意义。”

对于孩子来说,尤为如此。

一次,李玫瑾教授参加央视《开讲啦》,其中一个环节,是要现场分析观众的心理。

一位年轻人站起,李玫瑾教授问:“你六岁之前是怎么生活的?”

年轻人大声道:“六岁之前的事我已经不记得了。”

大家大笑,以为无解,但李玫瑾教授认为这个答案本身就值得分析:

“人在感觉不幸福的时候,没有爱和感动的故事时,才会缺乏感受的记忆。”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年轻人从小失去至亲,没有丰富的情感来源,才会一片“空白”。

曾经的经历,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成年后的人生。

做父母的懂得这一点,给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性格是后天养成的,好性格会带来好运气

人们常说:“看一个人的性格,就能看出他的命运。”

李玫瑾教授曾讲过这样一则新闻,新闻中的父亲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这位父亲热心勤快,平时靠打零工过活,还收养了路边的一个弃婴。

一天,附近商厦着火,他立刻冲进去救人,事后还得到了见义勇为奖金。

然而没过多久,因为救火时吸入燃烧的化学物质,导致肺部严重纤维化。

那时,他收养的女儿刚上小学,生活举步维艰,再也没钱治病了。

女儿写的作文《我的爸爸》被老师看到后,发给媒体,在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下,不仅治好了病,还收获了爱情。

原来,好性格真的会带来好运气。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影响巨大,帮孩子养成好性格,是他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1. 引导青春期情感教育:十五岁孩子恋爱心理解析与家庭应对策略
  2. 小升初家庭教育指南:帮助孩子建立三大核心心理素质
  3. 如何帮助敏感孩子建立心理韧性——家庭教育中的情绪疏导指南
  4. 警惕“夸人贬子”:父母言行对孩子心理的深远影响及教育对策
  5. 家长如何巧用心理效应教育孩子
  6. 如何判断孩子心理健康?7个关键信号+实用家庭教育指南
最新文章
  1. 高考数学提分四重奏:从80分到150分,精准突破的实战指南
  2. 初级中学教学工作总结(4)
  3. 语文评课稿篇
  4. 初一数学不及格?3招让孩子从“怕数学”到“爱数学”
  5. 比的实用指南:从足球比分到家庭分配,一招搞定!
  6. 高二英语逆袭:三关突破法,让6800词汇不再可怕!
  7. 初一孩子厌学?3招唤醒学习内驱力,家长必看!
  8. 初中物理高分秘籍:选择题不踩坑,实验题轻松搞定!
  9. 税收报表英语词汇
  10. 期末数学复习计划:让孩子从粗心到细心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