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教师心语:请给教育一些“闲暇”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教师心语:请给教育一些“闲暇”

更新时间:2010-03-11

  近日在《读者》杂志上读到蒋子龙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托尔斯泰灯》,里面讲到托尔斯泰家庭教育的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天晚上,全家人必须都坐到同一盏灯下阅读,至于读什么内容,各人可以自由选择。孩子们在这种自由阅读中进行思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培养了坚强的毅力。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反复强调,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因此,在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里,学生每天都只上五节课,每天下午留有两节自由实践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学校各个实验室、活动室、阅览室、校园农场、校园工厂等地方进行自主学习或实践探索活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学生才被培养成了一个个真正的人才。

  而对照这些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又是怎样的呢?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的学生每天上八节课,早晚自习加起来四个小时,全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学习。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即使有一点,也只能应付做完当天的各科作业。所以,我们的学生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只有在闲暇的时候,一个文明人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而我们的学生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间,他们又怎么能用心去思考问题,认真学习呢?所以,我们学生的学习就是应付性地做功课,是痛苦销差,也难怪他们不爱学习,不肯动脑筋。

  在这种教师全方位介入、保姆式管理中,学校和教师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成效却是微小的,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考呢?我们总是在埋怨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反省一下:学生最初入学时不都是很听话,爱学习,肯动脑,富有想象力的吗?怎么上了几年学就变了呢?就变得如此难管,如此懒惰了?难道就没有教育的责任?

  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内心的需要。让我们多给教育一些“闲暇”,还孩子一点自由吧!

相关文章
  1.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篇
  2. 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光:一位教师的研修觉醒与教育沉思
  3. 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一位教师的课堂探索与家庭教育启示
  4.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自我觉醒:在平凡中追寻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5. 教育路上的点滴收获:一位教师的成长与思考
  6. 教育的灯塔:一位语文教师的阅读觉醒之旅
最新文章
  1. 初一数学必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你都复习全面了吗?
  2. 当数学成为青春的暗语:那些藏在公式里的少年心事
  3. 让孩子懂面积,从摸一摸开始
  4.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清单,怎样学才高效?
  5.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篇
  6. 小学三年级如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7. 高三这一年:家长如何陪伴孩子走过备考的四个心理阶段
  8. 初中数学讲课如何有趣,如何让初中数学讲课变得有趣?
  9. 高中数学怎么解题?六个实实在在的本事,缺一不可
  10. 五年级孩子学方程,别只背公式,看懂关系才真会解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