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更新时间:2025-11-24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王婷的课桌旁堆满了散落的铅笔,她正用橡皮戳着同桌的背,嘴里哼着跑调的歌。我蹲下身,轻轻说:"小婷,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她歪头看我,眼睛亮了亮,却还是没停下。那会儿,我真怕这学期就这样在"闹腾"中溜走了。

直到现在,她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捧着《小王子》读得入神,我才知道:教育的魔法,就藏在那些微小的坚持里。

习惯是玩出来的。

刚接手这个班时,我总以为"学生该坐好"是天经地义的事。结果第一堂课,全班像炸开的 popcorn,有人趴桌,有人转笔,王婷更是把橡皮当小鼓敲得"咚咚响"。我急得满头汗,直到翻出老教师的笔记——"习惯要从游戏里长出来"。

于是,我编了首儿歌:"小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像小树苗长高高。"每天课前,我带着全班边拍手边唱,配上"坐如钟"的夸张动作。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渐渐地,歪斜的身子开始挺直。

更绝的是"口令接龙":我喊"小嘴巴闭闭好",他们接"小手放放好",再接"小眼睛看黑板"。开始时,王婷总接不上,我笑着提醒她:"小婷,你的小嘴巴在唱歌呢!"她不好意思地抿嘴笑。后来,我给她准备了"安静小勋章",每安静坐满10分钟,就贴在她小手背上。

一学期后,她的小手背上贴满了勋章,课桌也干净了——是因为想玩这个游戏。

习惯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游戏规则。

备课是写心的旅程。

第一年带班,我常对着教材发呆。那本《语文》课本被我翻得卷了边,却总觉着"教得不对"。后来才懂:备课是写学生会怎么想。

我开始在教案本上画小人:画王婷歪着头写字的样子,画小明举手时手指发抖的样子。教"苹果"这个字时,我特意在课本边角画了个红彤彤的苹果,旁边写着:"王婷,你昨天吃苹果了吗?"——课上,她突然举手:"老师,我昨天吃的是红苹果!"全班哄笑,可她眼睛亮得像星星。

课前,我总准备"意外惊喜":用彩色卡纸剪成小苹果,写上生字,贴在教室墙上。学生摘下"苹果"读字,读对了就贴在黑板上。有次小宇摘下"果"字,却读成"guǒ",我故意说:"哎呀,小果子长翅膀飞了?"他立刻改口:"是'guǒ'!"——原来,孩子需要的不是"别错",是"我懂了"。

课后,我总在教案本角落写一句:"今天,谁笑了?"王婷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我画了个小太阳。教育是心与心的悄悄话。

生字词是活的。

"生字词是语文的根,根扎不牢,树就长歪。"老教师的话,我以前不以为然。直到王婷把"爱"字写成"受",我问她为什么,她小声说:"妈妈爱我,所以写'受'。"

那一刻我愣住了。生字词是孩子心里的温度。

我开始"活用"生字:教"跑"字时,我带学生在教室里跑一圈,喊着"跑起来!";学"跳"字,就跳一跳说"跳进知识的海洋"。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找"家里的生字"——王婷发现"冰箱"的"冰"字,第二天兴奋地举着冰箱贴说:"老师,'冰'字在冰箱上!"

"摘苹果"游戏成了班里的秘密:我把生字写在纸苹果上,贴在黑板上。学生摘下读,读对了就贴在"苹果树"上。有次王婷摘下"读"字,却读成"du",我笑着问:"小婷,'读'字怎么读?"她脸红了,小声说:"du——读故事。"全班鼓掌。原来,生字词在孩子嘴里,能长出故事。

写字是养的习惯。

写字,是语文课最"难"的环节。我常看到学生歪着头,笔杆像小棍子戳在纸上。直到有次,小宇的作业本上全是"小蝌蚪",我问他:"为什么字这么小?"他低头说:"手疼。"

我蹲下来,轻轻扶正他的小手:"小手要像小鸡,握笔要稳。"我示范写"一"字:手腕轻轻转,笔尖慢慢走。再教"坐姿":小脚并拢像小树,小背挺直像小山。最要紧的是"习惯"——写字前,先问自己:"我坐得像小树吗?"

班里开始流行"写字小侦探":学生互相检查握笔姿势,发现"小手像小鸡"就画个笑脸。有次王婷的字写得歪,我悄悄把她的本子调到我桌前,用红笔画了个小太阳:"小婷的字,像小太阳一样亮!"第二天,她主动把本子推过来:"老师,再帮我看看。"

写字是为了让孩子的手、眼、心,都长成一棵小树。

读书是悦的。

"读书"和"悦读",差的不是字,是心。我常在课堂上问:"为什么读书?"孩子们摇头。于是,我改了玩法。

读书比赛,不比谁读得快,比谁读得"有味道"。小组读时,我放轻音乐;男女读时,我让男生读"大侠",女生读"公主"。最难忘的是学《小蝌蚪找妈妈》,我问:"如果你是小蝌蚪,看到妈妈会说什么?"王婷突然举手:"我会说,妈妈,你变漂亮了!"全班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笑声。

我示范读时,特意放慢语速,加点"小情绪":"小蝌蚪游啊游,游到池塘边,看见妈妈在笑——"声音轻了,像在讲故事。下课后,王婷追着问:"老师,还有小蝌蚪的故事吗?"

读书是孩子心里的小秘密。当他们开始期待下一句,就是"悦读"的开始。

教育的光,照在小角落里

一学期结束,我翻出班级相册。照片里,王婷正把《小王子》的书页轻轻抚平,阳光落在她安静的侧脸上。我忽然明白:教育的起点是那个"坐不住"的孩子,愿意安静地听一个故事。

那些儿歌、口令、小勋章、小太阳,是心与心的约定。当王婷在课后问"还有新故事吗",我看到的是信任。

教育是心的答案。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有的亮,有的暗,但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轻轻说一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星星就会自己发光。

下学期,我还在等王婷的"新故事"。而我的教案本上,又添了新的一行:"今天,谁笑了?"

(配图建议:教室窗边,阳光里,一个孩子捧着书,小手背上贴着几枚小勋章,黑板上"苹果树"挂满生字纸苹果。)

相关文章
  1.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策略与技巧精讲
  3. 高考语文阅读技巧与策略
  4.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5. 高考语文阅读解题策略与技巧
  6. 高考语文阅读攻略与技巧
最新文章
  1. 背课文:小学英语的隐形翅膀,让孩子自信开口!
  2. 高考英语听力:别让“送分题”变“丢分题”!
  3.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4. 高效晚自习四步法:学霸的秘密武器
  5. 小学数学试讲简案这样写,学生眼里有光,课堂活起来!
  6. 从雷雨看语文学习:培养孩子观察力的3个实用技巧
  7. 湘:诗歌阅读最易忽视的四个暗示
  8. 让化学课活起来:高中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指南
  9. 高二化学实验避坑指南:轻松搞定有机检验
  10. 轻松掌握英语语态转换:从考试失分到写作提分的实战秘籍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