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孩子跟家长对着干?邀请比要求更管用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行为习惯

孩子跟家长对着干?邀请比要求更管用

更新时间:2024-08-24

家长们经常对孩子提要求,比如:“不要在沙发上跳”“洗手后再吃饭”“不要再公共场合大声叫”“吃完饭不要用衣袖擦嘴”……但孩子们配合的时候少,对着干的时候多。这让家长们非常头疼。

很多家长哀叹:”怎么样才能养出一个乖巧的小孩来?“

孩子跟家长对着干?天性使然

为什么孩子喜欢与大人对着干?因为孩子的需求与大人的需求本就是矛盾的。孩子希望无拘无束地生活,什么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在哪吃就在哪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高兴了就哈哈大声笑;不高兴了就呜呜大声哭。

大人却要求小孩子守规矩,吃饭要定点,饭前要洗手,不要弄脏衣服,图书馆里不能大声说话,走在大街上时想尿了也得先忍着。

解决矛盾不能光对孩子提要求

面对孩子,大人占有绝对优势。凭借着这样的优势,大人总是无所顾忌地对孩子提要求,要求孩子听从于自己。迫于大人的威慑力,孩子会服从,但心不甘情不愿,所以总是四处寻找机会反抗。一旦有机会,孩子总会对大人的要求推三阻四。

比如长途旅行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兴奋地大声说笑的孩子。虽然期间家长会一再阻止,要求孩子“别吵,安静的坐下来”,但孩子却毫不理会;或者安静两分钟,接着依然如故。等到家长急了,诉之武力,给了孩子一个耳光,但依然换不来安静,耳旁响起的是哇哇的哭闹声。

这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场景。孩子好奇心强,精...

这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场景。孩子好奇心强,精力旺盛,他对整个旅程充满热情,也不会像大人一样疲劳,当然情绪亢奋。你对他提出的要求肯定得不到他的配合。

邀请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家长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把对孩子的要求变为邀请呢?也许,家长改变一下策略,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比如,家长可以试一试这样对孩子说:“宝宝,你看叔叔阿姨都不讲话呢,我们也加入他们吧。”

家长对孩子没有居高临下的要求、命令;只是一个邀请,邀请孩子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成人的世界神秘而令人向往,能得到这样的邀请实在让人兴奋。如何取舍,他很快就会做出选择。

如果这个技巧能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并结合游戏,那应用的范围就太广啦:

希望孩子不要再墙上乱画

要求:不要再墙上乱画!

要求:不要再墙上乱画!

邀请:宝宝,妈妈有一些非常漂亮的纸,我们一起来画画吧(游戏)。墙壁可不是画画的地方呢。(描述,提醒)

让孩子跟着去外婆家:

要求:今天跟我去外婆家。

邀请:宝宝,外婆非常非常想念你(描述原因),我们一起去给外婆制造一个大惊喜 (游戏)吧。

邀请替代要求的核心是尊重

为什么邀请比要求更得孩子的芳心?因为要求意味着要求者是高高在上的,对被要求者是俯视的;邀请不同,双方平等,无所谓谁高谁低。邀请孩子,意味着对孩子的尊重。

虽然面对孩子,家长拥有绝对优势,但处于劣势中的孩子并不满意自己的处境,更不希望时时被家长提示自己的处境。想象一下,你也不喜欢领导总是拿层级来压你。所以要求才会被孩子反感,不愿意配合。

相关文章
  1. 青春期孩子跟家长对着干怎么办
  2. 孩子任性叛逆和家长对着干该怎么办
  3. 孩子老是和家长对着干怎么办
  4. 二年级的孩子和家长对着干怎么办
最新文章
  1. 中考物理必须要记的50个知识要点!赶紧做记录!
  2. 小学语文《忆江南》课堂教学设计篇
  3. 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
  4. 点击破百万!中考语文9个万能答题公式!
  5. 人教版高一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
  6. 初中孩子厌学?先别再怪孩子不上进
  7. 语文学习总结作文篇
  8. 初中生数学基础差?这5个方法真能提分
  9.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0. 语文期中复习,学生说的这三招最管用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