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18
在家庭教育的长河中,我们常常陷入一种微妙的矛盾之中。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全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但同时,我们又不知不觉地传递了一种“自我保全即他人伤害”的潜在意识。我们忘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谐的必要性,相生相克的生活哲理,以及唇齿相依的人际关系。
我记得我的儿子小时候,有过两次食物中毒的经历,都是在我不在身边的时候发生的。这些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心有余悸。
那时,儿子住在农村的姥姥家,每到夏天,他都会生吃青豌豆角,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扁莲”。这种无化肥无农药的青豌豆,皮脆豆甜,深受农村孩子们的喜爱。儿子只记得青豌豆的形状,却忽略了豌豆花的颜色和豌豆蔓的样子。结果,回到县城后,他和小朋友们去城外玩耍时,误把一种俗称“药鸡花”的植物角当成了青豌豆角吃了。
幸运的是,他觉得味道不好,吃得不多,中毒症状较轻,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一次,儿子和朋友们偷偷摘吃了林场打了农药的青苹果,结果再次中毒。
这两件事是儿子长大后才告诉我的。
提起这些往事,我想告诉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既不能把孩子养在温室里,也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任由他们冒险。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辨别植物的基本常识和如何趋利避害的安全知识。
媒体上充斥着孩子因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死亡的案例,这些触目惊心的故事时刻提醒我们,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小教会孩子生存的智慧。
我们的学校提倡献身意识,但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自救的能力。我清楚地记得,儿子在小学时非常崇拜因救火而牺牲的赖宁。但问题是,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怎么能去救助别人和贡献社会呢?
对生存智慧的忽视,其实是对个体生命的忽视。我们的社会、媒体,以及整个大环境都在忽视这一点。只有当事故发生后,我们才会去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善后工作和报道。这种忽视直接导致了家长的漠视。许多家长一方面宠溺着孩子,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
我们在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同时,却灌输了只要保全自己就必然伤害别人的矛盾意识。我们没有正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相生相克,什么是唇齿相依。我们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跳跃。
我们不知所措,我们的孩子也同样不知所措。我们缺乏理性,没有生存的原则和睿智,更没有去欣赏睿智。我们糊里糊涂地生活着,糊里糊涂地做父母,糊里糊涂地教育着我们的孩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智慧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辨别危险,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社会中和谐相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存的智慧。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户外探险”的游戏,教他们认识常见的危险植物,如何寻找水源,如何在野外生火等。我们可以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安全屋”,教孩子如何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迅速逃生。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安全教育的课程,让他们了解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观看教育影片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历史上的生存故事,学习那些成功生存者的智慧和勇气。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讨论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智慧。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护自己,如何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人,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智慧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成为未来的生存者、合作者和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