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6
咱们今天来聊聊怎么和老师更好地沟通。首先,我们要明白,沟通不畅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老师,就像我们和朋友聊得来,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咋想的。所以,要和老师沟通,就得先懂老师。这道理很简单,就是得“将心比心”。
1. 老师也是普通人。有些家长对老师期望太高,恨不得老师啥都会,啥都能搞定。但别忘了,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难处,不可能事事完美。想想我们自己,在家管一个孩子都够呛,老师要管那么多孩子,能面面俱到吗?所以,咱们得理解,老师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2. 老师也有七情六欲。大部分老师也是凡人,他们也会有情绪,不可能每天都是好心情。我们家长要明白,老师偶尔出错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沟通。
不理解,沟通就无效。不沟通,就没法和老师好好配合。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找到和老师一致的地方。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好。但是,“孩子好”具体是啥标准?这很关键,因为标准不明确,沟通就会有问题。
举个例子,家长跟老师说:“我希望孩子表现好点,成绩提高点,您多费心。”这话听起来好像大家都明白,但实际上标准模糊。比如,家长希望孩子在家少看电视,多做家务,而成绩方面希望语文作文提高5分,数学应用题提高10分。但老师不清楚这些具体要求,沟通就会打折扣。
所以,我们要把标准具体化。比如,家长可以这样说:“老师,孩子在学校挺听话,回家后不太愿意做家务,看电视时间也长。他的语文作文和数学应用题得分不高,我们怎么配合老师帮孩子进步?”
这样表达,老师就能清楚知道家长的需求,沟通效果会好很多。
在理解老师和明确共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
1. 别先入为主。家长和老师沟通时,往往带着自己的立场和情绪,这可能会影响沟通效果。比如,家长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老师的话,这样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
2. 别跑题。有些家长和老师沟通时,会扯到孩子小时候的事情,结果绕了半天才说到正题。这样的沟通效率低,对老师来说也是种负担。家长应该事先想清楚:这次沟通的主题是什么?怎么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清楚主题?我想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信息?怎么表达能让老师明白?
沟通的关键是找到主题,这样才能抓住重点。
用两个成语有效沟通的秘诀:“将心比心”和“言之有物”。做到这两点,沟通效果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