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别用所谓的“爱”伤了孩子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行为习惯

别用所谓的“爱”伤了孩子

更新时间:2024-05-01

内外有别:家庭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

每当我被家人责骂时,他们总是用最刻薄、最冷酷的话语来刺痛我。虽然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疼爱我,但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呢?这让我感到困惑。许多家长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为什么他们非要以这样的方式“爱”孩子呢?

经常挨骂的孩子

如果我们问家长,他们会说:“孩子实在太过分了,怎么说都不听话!我实在是生气极了。如果他稍微好一点,我也不会这样对他。”我们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因为孩子们常常让他们生气。但是,仅仅因为生气就可以随便说话吗?为什么当我们遇到不讲理的成年人时,我们的脾气要小得多,但对待孩子却如此凶狠呢?为什么我们对外人反而更有耐心,对家人却容易发怒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之所以对成年人脾气小,对孩子脾气大,是因为孩子处于弱势群体,他们很难反抗,于是我们就更加放肆地对他们说话。尽管这听起来不好,但却有一定的道理。只要你留意观察,你会发现,同一个孩子,他越小,家长对他越凶。而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顶嘴、敢离家出走时,家长们就不敢再胡乱责骂了。有些家长甚至小心翼翼地行事,畏惧孩子的脸色,尽管孩子比以前更加顽皮了,但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的脾气。这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当我能够控制你的时候,我才会肆意发泄;当我无法控制你时,我只能忍气吞声。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建立在不平等思想之上。我们对越小的孩子要求越高,态度越严厉。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和老师们则一步步让步,这种现象明显违背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原则。

内外有别

内外有别

我们为什么对外人更有耐心,对自己家里的人却忍不住发怒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外有别”。如果别人的孩子成绩下降,我们可以安慰地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成绩下降,我们却会大发雷霆:“这怎么行?!”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更高,这是难以避免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呢?但请注意,虽然每个孩子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大致相同,他们的智商和情商不会因为我们对他们期望值的提高而突然提升。经验告诉我们,适当提高期望值,对激励孩子进步是有好处的。但一旦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孩子来说,过高的期望值就成了压力和未来挨批评的预示。如果过于主观地、不切实际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我们就会在心里塑造一个理想的虚幻形象,然后拿现实中的孩子与之对比,必然导致我们对他们不满意。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让家长自找气受,而孩子只能成为牺牲品。

当然,这也涉及到方法的问题。有些家长在面临孩子问题时,束手无策,只好发脾气。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在学会新方法之前,我建议这些家长尽量少发脾气,停止讽刺和挖苦,因为这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而无法解决问题。经常听到刻薄话的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卑的性格或者变得势利。更可怕的是,当他们长大成为家长,地位发生变化时,他们可能会忘记过去的伤痛,再次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相关文章
  1. 每天15分钟,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6个技巧
  2.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6个技巧,超实用!
  3.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6个技巧,家长们掌握了吗?
  4. 小学语文的难点在于阅读!这5个技巧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越读越上瘾!
  5.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10个技巧
  6. 小学的重点在于阅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6个小技巧,超实用!
最新文章
  1. 准高三父母这样做才能与孩子正确沟通
  2. 小升初衔接 孩子需要更多关爱和沟通
  3.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勤用工具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降低期望值的方法与技巧
  5. 小升初的挑战与成长: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焦虑与厌学
  6. 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建议
  7. 表扬孩子时要注意的问题
  8. 中考政治必备重点知识解析
  9.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字形篇
  10. 中考揭秘数学考试中得高分的秘诀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