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可以“放养”,不可放任
【来源:易教网 点击数:107 更新时间:2023-10-17】
放养式教育是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就适当地接触自然和社会,早期接受社会锻炼,与严厉、教条式的应试教育有所区别。
以下是放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教会孩子懂得并理解规则,培养敬畏之心
让孩子理解规则是教导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重要一步。例如,告诉孩子在马路上不能随意玩耍,因为车辆行驶速度快,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很容易发生事故。通过这样的规则教育,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和谐共处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最初并没有敬畏之心,他们可能只知道火可以用来做饭和取暖,但不了解玩火是危险的行为,火的失控会带来巨大伤害。同样,他们可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但对不喜欢的小动物则可能随意伤害甚至杀死。如果不教会孩子尊重生命和生活,放任他们的本性,放养式教育就可能导致孩子变得不负责任和冷漠。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教导分寸感和界限意识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耍,天性中排斥着良好的习惯,但一旦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将是一生的财富。学会坚持和设立目标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有本书《刻意练习》提到: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研究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发现这些成功人士的父母不遗余力地防止他们半途而废。因此,所谓的放养教育不过是一些父母找借口为了偷懒而已。
教会孩子们分寸感和界限意识同样重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都存在各自的安全边界。一旦无视这些界限,就会引来许多麻烦。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呢?因此,那些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们,请先让孩子改掉自身的缺点,建立好习惯,认识到分寸和界限的重要性。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楷模,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应该从原件即父母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单纯修复复制品。
这样简单的道理,很多父母却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只是用权威压迫孩子。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而简单地言传身教却很少有家长去做。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你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无法做到“放思维养习惯”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实实地教育孩子,用高质量的陪伴代替名义上的陪伴。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必须做到“行动上的巨人”。
当然,在需要的时候,父母必须管教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捣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也隐藏着恶魔的一面。优质的教育能让天使战胜恶魔,让孩子快乐、安全、幸福地成长。
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愿保持学习力、不愿改进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可能是最轻松的选择。但如果想要培养一个三观正、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的放养教育是让孩子的思维自由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然而,很多父母将其误解为对孩子的放任不管,借此冠冕堂皇地偷懒处理孩子的教育。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看该文章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