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1-12-07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

      与此同时,围绕高考的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受人关注: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摆脱“抢生源”的质疑?如何确保农村边远地区考生的权益?高考加分如何阳光操作、真正体现素质选材?

      联考阵营“震动”,自主招生改革仍需深入探索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2011年初,全国多所“985”高校、“211”高校结成自主招生“联考”阵营。有北大、港大等“北约”13校,清华、人大等“华约”7校和同济、哈工大等“卓越联盟”9校。

      社会普遍认为,在“联考”学校内达成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的共识、形成科学多元的招生选才方式,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是高校尝试“联考”的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却觉得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2011年2月,全国有近20万高中生“密集赶考”,高强度、高难度的测试内容让人觉得“联考”俨然成了“小高考”,“集中录取”也令学生感到选择权受限。

      2011年12月,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先后宣布退出自主招生“联考”阵营。这是“联考”实施以来首次有联盟成员退出,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高校获得更多招生自主权,学生减负并获得更多选择权”的改革初衷,并未像设想的那样一马平川。

      绝大多数联盟高校选择坚持探索自主招生联考。“北约”除复旦、南开大学之外的其余高校发布2012年“联考”公告,“华约”、“卓越联盟”的组成高校也联合公布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教育专家认为,自主招生乃至联考,有利于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天下”的传统做法,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创新,体现大学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特色理念,减轻学生的应试负担、充分保障考生选择的权利,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才能摆脱“抱团抢生源”的质疑,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发挥引导和鼓励素质教育的重任。

      “洋大学”来袭,助推国内高校“内涵”建设

      2011年,“洋大学”吸引了众多国内高中毕业生的眼光。升学路径多元化,客观上使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降温。

      今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共同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落户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所学校将兼顾美国纽约大学的“特色”和中国及上海的元素。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外国大学的生活,还省下了一笔出国开销,“本土留学 (微博) ”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国际著名高等学府看好并落户中国。在上海纽约大学之前,国内已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等本土“洋大学”,还有哈佛大学上海中心、复旦早稻田大学中国办事处、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等数以千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与此同时,“出国读大学”不再是高考失利后的无奈之举,国外高校、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优质生源的热情持续高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933万,比2008年减少了近117万。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主动放弃高考,美国“常春藤”高校等世界顶尖名校也将招生的目光和丰厚的奖学金投向他们。

      从短期来看,海外名校将招生的“触角”伸向中国教育市场,会使部分优质生源流失,对国内高校产生不利影响。但专家们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洋大学”掐尖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将引发“鲶鱼效应”,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助力;使得国内高校能静下心来,从内部管理和学术建设入手,提升办学水平,缩短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用实力来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倾向农村,清理加分,期待高等教育更加公平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海外留学,在选择更多元化的同时都没有改变高考主通道的优势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高考”制度存在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教育公平最有力的一重制度保障。

      近年来,多重因素致使高校中的农村生比例持续“缩水”,一则“寒门难出贵子”的热帖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在持续对农村、贫困生进行补助扶持的同时,不少高校在新一轮的招生改革中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对上述地区中学排名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只要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予录取。清华大学(招生办)、南京大学(招生办)、西安交大、中科大四校结成“自强计划”联盟,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敞开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为了在考前获得加分因素,考生和家长纷纷“求特长”:航模、体育、爵士鼓……在不规范操作下,高考加分成为某些人的“红利”。2011年高考加分乱象正在得到有效治理。教育部门高考前表示重点加强加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国多地严查高招加分作假行为,违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多个省市出台政策调整加分办法,清理取消一些加分项目。

      走过20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人们期待,在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下,通过积极探索自主招生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等积极举措,能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
  2. 徐教员 沈阳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
  3. 向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4. 徐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机械工程
  5. 韦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
  6. 宗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7. 王教员 山东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8. 孙教员 郑州师范学院 音乐学
  9. 牛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10. 王教员 菏泽学院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