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这样教,孩子主动学!一位老师亲授的实用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27】
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语文成绩总上不去?别急,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分享了她的秘诀,简单有效,让孩子爱上语文!她从课堂到家庭,用几个小方法让孩子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今天,就把她亲测有效的招数,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
备课不靠“背”,靠“摸清”孩子的兴趣
老师说:“备课前,先摸清孩子在想什么。”这话听着简单,但很多家长一上来就逼孩子抄写生字,结果孩子越学越烦。其实,备课方法家长也能用。比如,孩子最近迷上了《小猪佩奇》,那就从这个故事切入语文学习。周末一起读绘本时,问孩子:“佩奇和乔治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引导孩子用“因为……所以……”造句。孩子说“因为佩奇帮乔治修好了玩具”,你就顺势教他“因为”“所以”这两个关联词。孩子觉得像在玩,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语法。
再比如,老师备《翠鸟》这篇课文时,发现班上孩子都爱看小动物视频。老师先放一段真实翠鸟的纪录片,让孩子先看、再聊:“你看到翠鸟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它怎么捕鱼的?”课上再带孩子读课文,孩子们眼睛亮亮的,连平时不爱举手的都抢着回答。
家长在家也能这样:用手机搜“翠鸟视频”,和孩子一起看10分钟,再聊聊感受。重点是让孩子觉得“语文真好玩”。
课堂不靠“吼”,靠“讲练结合”
老师强调“讲练结合”,意思是讲完知识点,马上让孩子动手。家长别以为“讲练”只能在课堂用。试试这个:学完一个生字,比如“翠”,别让孩子光写10遍,而是让他编个小故事。比如:“小翠鸟在树上唱歌,小蚂蚁也来听。”孩子写完,你夸一句“这个故事真有趣!”——孩子就愿意再写几个字。
练完生字,再练句子:“翠鸟飞过湖面,湖面荡起波纹。”孩子写完,你问:“波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他画个简笔画。这样,字、词、句全串起来了,孩子不觉得枯燥。
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作文总写“今天真开心”,她就教孩子“开心”可以换成“乐得直蹦跳”“笑得合不拢嘴”。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看到小鸟飞过,就问:“小鸟飞得像什么?”孩子说“像小飞机”,她就写下来:“小鸟飞得像小飞机,转了个圈儿停在树枝上。”下次作文,孩子主动用了这个比喻。
练句子是把生活里的小细节变成文字。
辅导不靠“批”,靠“从赞美开始”
老师说:“后进生转化,从友善开始。”这话太戳心了!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作业错题,就急吼吼说“怎么又错了?”。但孩子心里想:“妈妈又嫌我笨。”试试换个方式:先摸摸头,说“妈妈发现你今天字写得比昨天工整了”,再轻轻问:“这个题,你觉得哪里卡住了?”孩子情绪稳了,才愿意听你讲。
比如,孩子作文写“今天和朋友玩”,只写三句话。说:“你写‘朋友小明帮我捡球’,这个细节真棒!下次试试加一句‘他笑得像朵花’。”孩子一听“笑得像朵花”这么美,就愿意再写两句。我见过一个孩子,作文总被扣分,妈妈每次只改一个地方,写“这里加个比喻,会更生动”。
坚持一个月,孩子作文从“及格”变“优秀”,还主动说“妈妈,我明天要写个新故事”。
多媒体不靠“买”,靠“手机就能用”
老师用电脑多媒体上公开课,但家长不用花大钱。手机就能搞定!比如,孩子学成语“画蛇添足”,直接搜“成语动画小故事”,看1分钟视频。看完问:“为什么蛇本来好好的,非要添脚?”孩子说“因为太贪心”,你就说:“对!下次你画画,别乱加线条,像蛇添足一样。”
免费资源多的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语文动画课,微信搜“古诗动画”就能看。
我儿子以前怕古诗,妈妈用“小猿搜题”APP查了《静夜思》,配了动画:月亮在窗边,李白在想家。看完一起读,儿子说“月亮像小盘子”。现在他每天睡前要听一首诗。多媒体是让孩子眼睛“亮起来”。手机里的资源,用对了,比买一堆辅导书管用。
别贪多,每天只抓一个点
老师反思:“授课重点不够明确。”这提醒我们:学习别一股脑儿全塞。孩子语文提升是“今天只练会用‘因为…所以…’造句”。家长可以列个简单计划:周一练句子,周二学成语,周三读短文。每天15分钟,坚持下来,效果比突击一个月强。
我邻居李阿姨,孩子语文差,她就从“写对名字”开始。每天让孩子写自己名字5遍,写工整了就夸“字像小星星”。一个月后,孩子主动要求写“妈妈”“爸爸”。名字写对了,自信心上来了,后面学字就顺了。语文是‘小坡’,每天爬一寸,就能到山顶。
别怕“不完美”
老师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总有不足,但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家长也别求孩子“一次全对”。孩子作文写“我爱妈妈”,错了一个字,你先说“‘爱’字写得真漂亮”,再轻声改错。孩子觉得“妈妈在乎我”,而不是“妈妈只在乎分数”。
试试看:明天晚上,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读一段课文。别问“读了多少”,只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孩子回答时,你点头说“嗯,我也觉得他很勇敢”。就这一句,孩子明天就愿意多读一页。语文是生活里的小惊喜。当孩子主动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了”,你就知道——他爱上语文了。
别等“有空再说”,从明天开始,就用这些小方法。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孩子不再把语文当“作业”,而是当“好玩的事”。语文成绩会悄悄变好,但更珍贵的,是孩子眼里有了光。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房教员 沈阳工业大学 化学
- 郝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英语能源专业
- 戴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 刘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翻译
- 江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注册会计师
- 赵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 冯教员 安阳师范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任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
- 冯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 罗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