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不出英语作文?别急,先教他观察真实的世界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7】
孩子写英语作文,总在背模板:“Pandas are cute, we should protect them.” 写了十篇,还是那几句话。不是孩子不会写,是他没看过真正的熊猫,没听过竹子被咬断的声音,没在动物园外等过半小时,只为看一眼它慢悠悠吃竹子的样子。
我问过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他脱口而出:“大熊猫。”我接着问:“它一天吃多少竹子?”他摇头。我又问:“它为什么只生活在四川?”他沉默了。作文里写“pandas are living fossils”,可他不知道,这个词是科学家从化石里发现的,不是作文书里抄来的。
真正的写作,来自观察。你带孩子去自然保护区的展览馆,看一张1980年代的熊猫分布图,再对比今天的地图。你会发现,它们的栖息地缩小了40%。这不是数字,是森林被砍掉的面积,是山路被修成公路的痕迹,是竹子开花后一片片枯死的山坡。孩子看到这些,才明白“endangered”不是单词,是活生生的危机。
别让孩子只写“we should protect animals”。教他写:“上周我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到一只熊猫用前爪掰开竹子,咔嚓一声,竹屑飞出来。它不急,慢慢嚼,吃了一个小时。饲养员说,它每天要吃30公斤竹子,相当于它体重的20%。” 这样的句子,有声音,有重量,有画面。
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真的看过、听过、想过。
保护动物,不是口号,是理解生态的链条。熊猫吃竹子,竹子净化空气,森林涵养水源,水源养活下游的村庄。当一片竹林消失,不只是熊猫没了家,连带着蜜蜂少了,鸟类迁徙路线断了,土壤流失了。这些,孩子不需要背,只要在地图上画一条线,从卧龙到九寨沟,看看沿途的村庄、河流、农田,他就懂了。
英语作文不是要写得多漂亮,是要写得有细节。别再让孩子抄“pandas are national treasure”。教他写:“我见过一只熊猫,它的眼睛像被烟熏过,黑圈一圈,像戴了墨镜。它走路时屁股一扭一扭,像穿了太大的裤子。” 这样的句子,不需要高级词汇,却比一百句“cute”更打动人。
家长常问:怎么提高英语写作?答案不在背范文,而在带孩子出门。去动物园,别只看标签;去山里,别只拍照;去图书馆,别只翻绘本。问孩子:“你看见它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这样?”“它怕什么?”这些问题,比任何写作模板都管用。
中国有1800多只野生大熊猫,它们生活在海拔1500到3500米的竹林里。这个数字,是30年保护工作的结果。不是因为喊了“保护动物”,而是因为有人建了走廊,让熊猫能穿过公路;有人种了新竹子,替老竹子接上生命;有人守夜,防止盗猎。这些事,写进作文里,才是真实的。
别让孩子写“Care for animals is to protect human.” 这句话空洞。教他写:“如果熊猫没了,我们失去的不是一种动物,是一个能让我们停下脚步、抬头看山、低头问路的提醒。”
写作,是思考的出口。当孩子能描述一只熊猫如何用爪子拨开竹叶,他就在学习观察;当他能说出竹子三年开花一次,他就开始理解周期;当他知道保护它需要人、树、水、路共同作用,他就真正理解了“保护”这个词。
英语作文,从来不是语言的练习,是认知的训练。别急着教语法,先教孩子看世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李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张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 赖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 殷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英语
- 严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
-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