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一首《咏鹅》带孩子走进诗意童年:不只是背诗,更是唤醒感官的奇妙旅程

一首《咏鹅》带孩子走进诗意童年:不只是背诗,更是唤醒感官的奇妙旅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26
一首《咏鹅》带孩子走进诗意童年:不只是背诗,更是唤醒感官的奇妙旅程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文字从来不只是符号,它们是会跳舞的精灵、会唱歌的小鸟、会游水的白鹅。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听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他未必能理解什么叫“咏”,但他的眼睛会亮起来——因为那声音像一只白鹅正从池塘深处缓缓浮出,脖颈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天空唱起歌来。

这首看似简单的古诗,其实藏着一座通往语言与想象的桥梁。它不只是一首诗,更是一扇门,推开后,是孩子的耳朵听见风声,眼睛看见水波,心感受到节奏的律动。

我们常以为学语文就是认字、读课文、背下来。可真正让孩子爱上语文的,不是机械重复,而是那种“哇,原来这样!”的瞬间。就像你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彩虹,不是靠老师讲“折射原理”,而是被那道光的颜色惊得说不出话。

所以,当我们教《咏鹅》时,不该只是把生字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念一遍又一遍。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字都活起来,让每一句诗都有温度。

先说说那个“鹅”字。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只正在水中舒展身体的动物。你可以带着孩子观察家里的小鸭子,或者去公园看湖里的鹅群,注意它们走路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脖子一伸一缩,像在打节拍。这时再问:“你觉得‘鹅’这个字像不像一只鹅?”孩子可能会笑着说:“像!它上面那个‘我’,不就是它的脑袋吗?

再来看“白毛”。这不只是颜色,是触感。你摸过真正的鹅毛吗?轻软、蓬松,像一团云。可以拿一根真的鹅毛(或用仿真材料),让孩子闭着眼睛摸一摸,然后说:“现在,你是那只白鹅,轻轻浮在水上。”这时候,他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已经不是课本上的插图,而是一段真实的体验。

“向天歌”三个字,最值得玩味。孩子不一定懂“咏”的意思,但他一定懂“唱歌”。我们可以放一段悠扬的音乐,让他跟着节奏摆头、挥手,模仿鹅张嘴发声的样子。不要求音准,只要自由表达。你会发现,当他哼出不成调的旋律时,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至于“红掌拨清波”,这是整首诗里最有动感的一句。怎么让孩子感受“拨”这个动作?不妨在教室角落支一个小水盆,放些水,让孩子用手掌轻轻划水,看看涟漪是怎么一圈圈扩散的。再问他:“如果是鹅的脚掌,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回答:“会更宽一点,像小船桨。

”这一刻,他不仅记住了“红掌”,还理解了“拨”背后的力道与方向。

这些都不是额外的教学环节,而是让知识扎根土壤的方式。当孩子用身体去体会文字,用情感去连接诗句,背诵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自然流露。

说到识字,很多人习惯用卡片反复拼读。但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记忆最深的往往不是“读了多少遍”,而是“和谁一起玩过”。比如“开火车”游戏,完全可以变成一场“鹅宝宝寻宝记”——每个车厢上写一个字,只有认对了,才能让小鹅继续往前走。如果孩子错了,其他同学可以帮忙“搭把手”,而不是嘲笑。

这种互助的氛围,比单纯的竞赛更有意义。

还有那个“戴鹅头饰的小老师”活动。别小看这个设计。当一个孩子站在讲台上,拿着小喇叭说“考考你们”,他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会认真思考:哪个字最难记?为什么?怎么帮同学记住?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责任感和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发散”环节。诗歌不是封闭的答案,它是开放的邀请。有的孩子喜欢朗诵,声音抑扬顿挫;有的孩子拿起画笔,把池塘画成一片碧绿,鹅身涂成洁白,红掌用颜料点出一抹鲜亮;还有孩子跳起舞来,手臂模仿翅膀,身体随着节奏左右摆动,仿佛真在水面上滑行。

这些表现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诚与否。正是在这种自由创作中,孩子的想象力被点燃,审美意识悄然生长。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基础。单韵母的复习很重要,但不必死记硬背。可以把字母编成小故事:a像嘴巴大张,像在喊“我来了!”;o像圆圈,像一口井,里面倒映着月亮;e像小鸡啄米,头一抬一低头。用身体动作配合发音,孩子更容易记住。

至于生字教学,与其让孩子抄十遍,不如让他们用彩笔给每个字“画个妆”——给“红”字加个太阳,“绿”字绕一圈小草,“歌”字旁边添几条音符。这样,每一个字都成了有性格的朋友。

想说的是,教育从来不是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当我们把《咏鹅》当作一次亲子共读的机会,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阳台上,看着池塘里的水波荡漾,一起轻声念“鹅,鹅,鹅……”时,那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远比任何考试分数珍贵。

或许多年以后,孩子早已忘了“红掌”怎么写,但只要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或是看到一只白鸟掠过水面,他仍会下意识地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一句:“鹅,鹅,鹅……”

这才是语文真正的意义。

所以,下次教《咏鹅》,别急着要孩子背下来。先陪他听一听水声,看一看影子,摸一摸纸上的字,再一起说一句:“你看,这只鹅,好像在跟你打招呼呢。”

世界很大,但最美的风景,往往藏在一首短短的诗里。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2.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3.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4.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5. 周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英语和高级翻译
  6.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
  7. 吴教员 北京大学 药物制剂
  8. 商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张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类
  10. 夏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