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咏鹅》带孩子走进诗意童年:不只是背诗,更是唤醒感官的奇妙旅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26】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文字从来不只是符号,它们是会跳舞的精灵、会唱歌的小鸟、会游水的白鹅。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听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他未必能理解什么叫“咏”,但他的眼睛会亮起来——因为那声音像一只白鹅正从池塘深处缓缓浮出,脖颈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天空唱起歌来。
这首看似简单的古诗,其实藏着一座通往语言与想象的桥梁。它不只是一首诗,更是一扇门,推开后,是孩子的耳朵听见风声,眼睛看见水波,心感受到节奏的律动。
我们常以为学语文就是认字、读课文、背下来。可真正让孩子爱上语文的,不是机械重复,而是那种“哇,原来这样!”的瞬间。就像你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彩虹,不是靠老师讲“折射原理”,而是被那道光的颜色惊得说不出话。
所以,当我们教《咏鹅》时,不该只是把生字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念一遍又一遍。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字都活起来,让每一句诗都有温度。
先说说那个“鹅”字。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只正在水中舒展身体的动物。你可以带着孩子观察家里的小鸭子,或者去公园看湖里的鹅群,注意它们走路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脖子一伸一缩,像在打节拍。这时再问:“你觉得‘鹅’这个字像不像一只鹅?”孩子可能会笑着说:“像!它上面那个‘我’,不就是它的脑袋吗?
”
再来看“白毛”。这不只是颜色,是触感。你摸过真正的鹅毛吗?轻软、蓬松,像一团云。可以拿一根真的鹅毛(或用仿真材料),让孩子闭着眼睛摸一摸,然后说:“现在,你是那只白鹅,轻轻浮在水上。”这时候,他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已经不是课本上的插图,而是一段真实的体验。
“向天歌”三个字,最值得玩味。孩子不一定懂“咏”的意思,但他一定懂“唱歌”。我们可以放一段悠扬的音乐,让他跟着节奏摆头、挥手,模仿鹅张嘴发声的样子。不要求音准,只要自由表达。你会发现,当他哼出不成调的旋律时,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至于“红掌拨清波”,这是整首诗里最有动感的一句。怎么让孩子感受“拨”这个动作?不妨在教室角落支一个小水盆,放些水,让孩子用手掌轻轻划水,看看涟漪是怎么一圈圈扩散的。再问他:“如果是鹅的脚掌,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回答:“会更宽一点,像小船桨。
”这一刻,他不仅记住了“红掌”,还理解了“拨”背后的力道与方向。
这些都不是额外的教学环节,而是让知识扎根土壤的方式。当孩子用身体去体会文字,用情感去连接诗句,背诵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自然流露。
说到识字,很多人习惯用卡片反复拼读。但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记忆最深的往往不是“读了多少遍”,而是“和谁一起玩过”。比如“开火车”游戏,完全可以变成一场“鹅宝宝寻宝记”——每个车厢上写一个字,只有认对了,才能让小鹅继续往前走。如果孩子错了,其他同学可以帮忙“搭把手”,而不是嘲笑。
这种互助的氛围,比单纯的竞赛更有意义。
还有那个“戴鹅头饰的小老师”活动。别小看这个设计。当一个孩子站在讲台上,拿着小喇叭说“考考你们”,他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会认真思考:哪个字最难记?为什么?怎么帮同学记住?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责任感和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发散”环节。诗歌不是封闭的答案,它是开放的邀请。有的孩子喜欢朗诵,声音抑扬顿挫;有的孩子拿起画笔,把池塘画成一片碧绿,鹅身涂成洁白,红掌用颜料点出一抹鲜亮;还有孩子跳起舞来,手臂模仿翅膀,身体随着节奏左右摆动,仿佛真在水面上滑行。
这些表现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诚与否。正是在这种自由创作中,孩子的想象力被点燃,审美意识悄然生长。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基础。单韵母的复习很重要,但不必死记硬背。可以把字母编成小故事:a像嘴巴大张,像在喊“我来了!”;o像圆圈,像一口井,里面倒映着月亮;e像小鸡啄米,头一抬一低头。用身体动作配合发音,孩子更容易记住。
至于生字教学,与其让孩子抄十遍,不如让他们用彩笔给每个字“画个妆”——给“红”字加个太阳,“绿”字绕一圈小草,“歌”字旁边添几条音符。这样,每一个字都成了有性格的朋友。
想说的是,教育从来不是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当我们把《咏鹅》当作一次亲子共读的机会,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阳台上,看着池塘里的水波荡漾,一起轻声念“鹅,鹅,鹅……”时,那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远比任何考试分数珍贵。
或许多年以后,孩子早已忘了“红掌”怎么写,但只要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或是看到一只白鸟掠过水面,他仍会下意识地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一句:“鹅,鹅,鹅……”
这才是语文真正的意义。
所以,下次教《咏鹅》,别急着要孩子背下来。先陪他听一听水声,看一看影子,摸一摸纸上的字,再一起说一句:“你看,这只鹅,好像在跟你打招呼呢。”
世界很大,但最美的风景,往往藏在一首短短的诗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 周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英语和高级翻译
-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
- 吴教员 北京大学 药物制剂
- 商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张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类
- 夏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