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与方法

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与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2-04
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与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其核心内容。概括文章内容不仅是一项基本的阅读技能,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准确、高效地概括文章内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概括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概括文章内容,就是要弄清楚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这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总结,更是对作者意图和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概括,我们可以快速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学术研究、工作汇报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概括能力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概括文章内容的基本原则

概括文章内容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同时关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概括的内容既全面又准确。

2. 抓住本质: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最核心的信息。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

3. 合理、精确、完备:概括的内容不仅要准确反映文章的主旨,还要逻辑清晰、表达精炼。

三、常见的题型

在考试或日常练习中,常见的概括文章内容的题型包括: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文章的核心内容,通常是对全文的概括。

2. 概括选文某一段(某几段)的主要内容: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针对特定段落进行概括,通常是对局部内容的总结。

3.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用简短的文字描述文章的主要事件或故事情节。

4. 请以某人为叙述角度进行概括: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特定人物的角度出发,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5. 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故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按照时间顺序,对文章中的事件进行梳理和概括。

四、解答这类题的注意事项

1. 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有助于快速把握文章的主线。

2. 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结构...

2. 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更准确地概括内容。

3. 把握关键性语句:文中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集中表述,抓住这些句子对概括大有帮助。

4. 利用原文语句:如果文章中有现成的概括性语句,可以直接引用或稍作修改,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准确性。

5.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概括内容时,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同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文题扩展法:通过对标题进行稍加扩展和充实,可以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标题为《冬日暖阳》的文章,可以通过扩展为“冬日里的一次温暖经历”来概括主要内容。

2. 段意合并法:将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衔接起来,加以综合概括。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文章。

3. 要素组合法: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按照“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的方法进行概括。例如,《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可以概括为“某年某月,贾府中,宝玉因为黛玉的误会,与她发生了争执,最终和好如初”。

4. 关键词句提炼法:关键词是指文中反复出现的表意强烈的词,关键句是指文中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抒情、议论的句子。这些词句往往是文章内容、中心的集中表述,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对内容的概括大有好处。例如,《阿Q正传》中反复出现的“精神胜利法”就是文章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六、答题格式

概括文章内容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

- 何时:具体的时间背景。

- 何地:具体的地点背景。

- 何人:涉及的主要人物。

- 何事:主要事件或故事情节。

- 原因:事件发生的原因。

- 原因:事件发生的原因。

- 经过:事件的发展过程。

- 结果:事件的最终结果。

例如,概括《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可以这样写:“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为了弥补东吴水军缺乏箭矢的困境,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设计了一艘装满稻草人的船只,趁夜色驶向曹营,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解决了燃眉之急。”

七、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概括文章内容,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以下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概括方法:

1. 文题扩展法:标题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扩展为“大年夜,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2. 段意合并法:第一段主要描述了小女孩的处境和背景,第二段描述了她的鞋子丢失的过程。合并起来可以概括为“大年夜,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不慎丢失了鞋子”。

3. 要素组合法:时间——大年夜;地点——寒冷的街头;人物——小女孩;起因——家境贫寒,外出卖火柴;经过——不慎丢失了鞋子;结果——继续在街头卖火柴。

4. 关键词句提炼法:关键词包括“大年夜”、“寒冷”、“贫穷”、“卖火柴”、“鞋子丢失”。结合这些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大年夜,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不慎丢失了鞋子”。

最终概括:

大年夜,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卖火...

大年夜,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不慎丢失了鞋子,继续在街头徘徊。

八、总结

概括文章内容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通过掌握上述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高效地理解和总结文章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应对考试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阅读需求,概括能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效率。希望本文的介绍和实例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朱教员 陕西科技大学 轻化工程
  2. 何教员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
  3. 马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4. 任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徐特立英才班
  5. 程教员 广东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6. 朱教员 西安交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7. 具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泌尿外科
  8. 张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
  9. 吴教员 湖南大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0. 唐教员 北京联合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