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心理去,完美亲子沟通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02】
这两种类型孩子的区别一方面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与各自的父母能否能从内心真正给予孩子肯定,关心、爱护孩子,并帮助他们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是分不开的。
各种课业负担、学习时间过长、考试不理想或是在某种比赛中失利等等,都会引发孩子的紧张和不安,甚至会令其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将错误归咎于孩子,并喋喋不休地指责,就会使孩子越来越惊恐无助,压抑感无从排解,以至于内心痛苦不堪。
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后着是身体上有某种缺陷的孩子,面对众多问题,内心更是郁闷。此时,只有他们最亲近、最信赖的父母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当然了,要想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增强他们抵制挫折的能力,需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找出其压力产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在交流之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受到肯定和尊重的。
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语气啊要尽量的柔和平稳,让孩子看出你的真心与诚意,激发其倾诉的欲望。不说责备的话,态度要积极,给予孩子肯定和信任,孩子呢就会信任父母,向父母敞开心扉。
雨菲呢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她最大的心愿啊就是当上班长。有一次,班里进行班干部的投票竞选,雨菲第一个报名参加。可由于参选的人非常多,竞争非常的激烈,那雨菲没有当班长的经验,最终没有实现愿望。
此后,她感到伤心失望,好几天都一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看出了雨菲的心事,及时的与她交流,不断的给她安慰和鼓励,她才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那是落选之后的第四天,雨菲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打开了课本开始写作业,可是不知为何,参选失败的那一幕再次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来,她感到委屈,伤心地哭了起来。
妈妈听到了雨菲的哭声,走过来关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啊,发生了什么事?”雨菲擦了擦眼泪,难过地说:“妈妈,我们班举行班干部的竞选,我想当班长,但同学们都不选我,你说他们是不是欺负人。”
妈妈静静地听完雨菲的倾诉,把她揽入怀中说:“我知道你心里很难受,要是难受就哭一会儿吧。不管你当不当得了这个班长,你都是妈妈最疼爱的宝贝,妈妈会永远爱你的。”
雨菲说:“妈妈,你真好。”妈妈摸了摸雨菲的头,接着说,我知道你喜欢写作,作文呢经常被贴到光荣榜上,我也知道你喜欢画画,还经常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那么呢你就好好写作业,好好画画,并且与同学友好的相处,这样他们一定会更加喜欢你。”
雨菲听了妈妈的话,受到很大鼓舞,她感觉之前的伤心难过一扫而光,很快就与妈妈说笑起来。之后几天,她放学回来也都是高高兴兴的,整个人充满了活力。
经常呢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娇气,什么挫折和压力都承受不了。
其实不是孩子心理脆弱,也不是他们承受能力差,而是父母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真正的关心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心理压力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继而帮助他们有效疏导。
如果每位父母都像雨菲的妈妈那样,当孩子遇到问题,内心无法承受的时候,先认同他们的感受,然后再用爱心和耐心与孩子交谈。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与鼓励,就好像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无论压力、忧愁还是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帮助孩子疏导心理压力时,父母要讲究方式方法。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孩子定脱离实际的目标。
例如孩子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表现得垂头丧气,信心大减。此时,父母不要对孩说“你好好学习,下次一定会超过某某”或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得第一”等等。
虽然这是在安慰和鼓励孩子,但也要结合实际,如果父母树立了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孩子感觉自己无法实现,无异于又遭遇了一次打击。
父母在说话时,还要积极的给予孩子鼓励。孩子遇到挫折和压力,本身心情就不好,此时对孩子持肯定态度往往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孩子感到身体疲惫或是睡眠不足,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休息或者是到户外进行娱乐活动,当孩子心情放松、沉浸在欢乐之中时,压力自然而然就会化解。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