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的这些举动,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0-28】
前几日刷微博的时候,发现一个知名博主发起了一个话题:小时候,大人们给你造成了哪些伤害?这个话题竟然火得一塌糊涂,引来了一大批成年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留言,回忆起那些年来自父母的伤害:
- “我妈总是毫无道理地压制我,每当她理屈词穷时,就会搬出她的‘母上大人’身份:‘我是你妈,我说了算……’”
- “我爸总喜欢在酒桌上讲我的糗事给大家听,关键是我就坐在旁边啊!”
- “每次考试成绩稍微下滑一点,爸妈就开始各种挖苦和嘲讽,让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 “好不容易考了全班第一,想要个梦寐以求的‘美少女战士’玩具,结果我妈居然说:‘我们家很穷,买不起。’”
-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
读着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感叹,原来很多童年的阴影,竟然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父母。近万条评论里,几乎都是这些类型的控诉,而这些曾经的“小孩子”,现在都已经成了父母!
都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我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孩子最敏感、最脆弱的时候,父母不经意间的行为,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甚至成为他们性格中自卑的一部分。
根据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研究,不打孩子,并不代表孩子就不会遭受来自家长的精神暴力。很多时候,孩子出现负面情绪,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造成的。特别是以下几种行为,极有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 无条件的否定
“我是你妈,我说了算!”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的经验更丰富,所以孩子的想法都是幼稚的。然而,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从而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自我怀疑。试问,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不相信自己,那还有谁能相信呢?
2. 公开羞辱
“你看看人家小明,再看看你自己!”这种比较式的批评,简直是家常便饭。家长们可能觉得这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久而久之,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变得越来越自卑。
3. 挖苦和嘲讽
“考这么点分,你怎么不去卖红薯?”这种挖苦的话,虽然可能只是家长一时气话,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孩子们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努力。
4. 经济压力的转嫁
“我们家很穷,买不起。”这样的话语,虽然表面上是在告诉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但实际上却是在无形中给孩子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内疚,认为自己给家里带来了负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5. 忽视孩子的感受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这种无视孩子情感的做法,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理解。长期下去,孩子会逐渐封闭内心,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待放的花蕾,需要细心呵护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作为父母,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用言语和行动伤害他们稚嫩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唐教员 中国音乐学院 二胡
- 王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资源与环境
- 王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 陈教员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
- 乔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
- 周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是第二学位)
- 马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经济
- 杨教员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类
- 陆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 王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