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护考热:是关爱还是溺爱?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6-07】
在6月上旬的某个下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校园的小路上,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正认真地在校内踩点。他的目光扫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心中默记着考场的分布。忽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转头向身边的校方人员询问:“考试当天,我可以把自行车停放在校内吗?”
校方人员的回答出乎意料:“你家没有自备车,可以预订出租车嘛,何必骑自行车?”孩子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知道,在这个时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他即将到来的高考。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考生的关注和支持似乎已经到了极致。从考场外的交通管制到考场内的环境布置,每一项措施都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个“完美”的考试环境。然而,这种过度的保护是否真的有利于考生的成长?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自备车或者出租车。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骑自行车可能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骑自行车也能锻炼考生的体魄和意志,让他们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坚韧。
其次,中高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但并非唯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为他们准备好一切,是否意味着我们剥夺了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再者,社会对考生的过度保护可能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一些考生可能会因此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当他们步入社会,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呼吁家长和全社会在关心考生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尺度。适度的保护和支持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溺爱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当鼓励考生在合理的范围内经历一些坎坷和逆境,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人生道路。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个尴尬的孩子最终选择了骑自行车去考场。他可能没有享受到特别的待遇,但他获得了一份宝贵的经历,一种独立面对挑战的勇气。而这,也许正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杨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 康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
- 梁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药学
- 刘教员 北京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
- 张教员 大连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 冯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
- 王教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管理学
- 朱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