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6-05】
儿童节快到了,咱们得聊聊怎么给孩子们过节。说起儿童节,我去年看过一部电影,叫《HHhH》,讲的是一群人反抗纳粹的故事。电影里的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被刺杀了,希特勒气得不行,报复了好多无辜的人,包括99个孩子。为了纪念这些在战争里死去的孩子们,就把6月1号定成了儿童节。
咱们现在过节,别光顾着孩子的身体和学习,也得想想怎么跟他们好好沟通,培养感情。别老想着控制孩子,或者放任不管,更别用威胁和贿赂那一套。老拿别人家孩子说事儿,或者用买东西来哄孩子听话,都不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但是天赋这东西不好找,很多人都是长大了才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儿。那咱们做家长的,能从小就给孩子安排好未来吗?我看不行。
咱们传统文化里有些东西,影响了咱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像什么控制、放任、贿赂、威胁,这些都不好。比如老说“别人家的孩子”,或者用惩罚来威胁孩子听话,这些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变得软弱、自卑,或者叛逆、自大,跟别人都处不来。
咱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得想想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不想吃饭,咱们是不是应该问问为什么,而不是直接吼他们。孩子可能有自己的理由,或者是在表达某种情绪,咱们不能只顾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得真正关心孩子,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打孩子也是个问题,这在咱们这儿挺常见的。长期这样,孩子可能会变得没有主见,或者太自我,不利于他们以后跟别人合作。
童年时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甚至能影响到家族的几代人。咱们可以看到,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面对困难和工作的时候选择会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就找个凑合的工作,不敢追求更好的;有些人可能早早就不读书去赚钱,也不考虑长远发展。面对别人的要求,他们可能不敢拒绝,或者遇到困难就逃避。
这样的孩子,可能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因为他们习惯于追求舒适,而不是去挑战有难度、有价值的工作。
所以,咱们得让孩子好好过节,好好玩。别逼着孩子上没兴趣的课外班。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爱和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