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匆匆》怎么教?别只讲“珍惜时间”,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这三点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匆匆》怎么教?别只讲“珍惜时间”,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这三点

更新时间:2025-11-06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字简练,情感细腻,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很多老师教这篇课文,重点放在“珍惜时间”上,反复提问:“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生答:“要珍惜时间。”然后课堂结束。这种教法,孩子记不住,也用不上。

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让学生背下“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是让他们在文字里看见自己,在朗读中听见心跳,在模仿中学会表达。

第一,先让学生读出“声音”来,再谈“意思”

很多老师一上来就分析“蒸融”“徘徊”“挪移”这些词的含义,但孩子没读够,没听够,词是死的。

正确的做法是:放一段轻柔的配乐,让孩子闭眼听朗读。不急着问“什么意思”,先问:“你听到什么?”

有的孩子说:“我听到时间在跑。”

有的说:“像风从耳边溜走。”

有的说:“我有点难过,像我昨天没写完的作业,今天也没补上。”

这些不是标准答案,却是真实的感受。语文不是填空题,是心与心的对话。

读,要读出节奏。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不是在说自然规律,是在用“有……的时候”反衬“我的日子”——没有了。

让学生反复读三遍,第一遍快,第二遍慢,第三遍停顿在“但是”之后,听那口气,像一声叹。

第二,抓词,不是背词,是还原生活场景

“头涔涔而泪潸潸”——这个词组常被当作难点。老师解释:“形容流汗流泪,很悲伤。”

但孩子不理解“为什么流汗流泪”。

不如问:“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早上赖床,闹钟响了五遍,一睁眼,离上课只剩十分钟,冲进教室时,后背全是汗,眼睛发酸,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一刻,就是“头涔涔而泪潸潸”。

“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空虚”不是心理状态,是身体感。

你有没有数过,一天24小时,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有多少?

写作业1小时,背课文30分钟,刷题2小时,吃饭15分钟,睡觉8小时,剩下的呢?

被手机、被家长催促、被无意义的等待,一点点耗掉。

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时间被偷走了”。

作者不是在抱怨,是在记录一种无声的失去。

第三,教写作,不是教道理

很多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孩子写:“我要早睡早起,好好学习,不浪费时间。”

千篇一律,毫无生气。

真正的写作训练,是模仿。

让学生选一句原文,改写成自己的话。

比如:

原文: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改写:

“我算了一下,小学六年,差不多两千多天。每天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好像什么都没留下。像手机里删掉的照片,点一下,就没了。”

再比如:

原文: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改写:

“上个月的月考,我考得不好,妈妈说‘下次努力’。可现在,我连那张卷子在哪都找不到了。它像雾,太阳一出来,就看不见了。”

这种改写,不需要华丽辞藻,只需要真实。

孩子不是不会写,是没人教他们怎么把心里的感觉,变成句子。

课后作业,别再抄名言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是无效任务。孩子抄了十句,记不住一句。

换成:

- 用三句话,写你昨天最没意义的半小时。

- 记录你今天真正“属于你”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 如果时间能存起来,你想存下哪一段?为什么?

这些不是写作练习,是自我观察。

别用“珍惜时间”收尾

课堂结束,不要说:“我们要珍惜时间。”

这句话,孩子听得耳朵起茧。

换成:

“你今天,有没有哪一刻,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不是因为作业多,不是因为妈妈催,

是因为你正看着窗外的云,想着一件事,

一抬头,天黑了。”

这才是《匆匆》真正想说的:

时间不是敌人,

我们不是在和它赛跑,

而是在它流走时,有没有真正活过。

教《匆匆》,不是教孩子怕时间,

是教他们,在时间里,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

哪怕只是一句真心的话,

一次安静的发呆,

一个没被手机打断的午后。

这些,才是时间真正带走不了的东西。

相关文章
  1.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2. 培养时间观念:为孩子铺设成功之路的基石
  3. 【培养未来之星:塑造孩子时间观念的五大金律】
  4.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制定时间表开始
  5.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6.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时间观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最新文章
  1. 酒店餐厅英语小锦囊:轻松搞定旅行沟通的15个实用句子
  2. 高中数学怎么学?五类实用资料这样用才有效
  3. 小学数学书怎么用电子版
  4.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篇
  5. 小学二年级的寒假计划篇
  6. 一次函数教案
  7. 高中数学中质数的常见分类有哪些?
  8. 高中数学的六个真实支点:孩子学得懂,家长看得清
  9.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10. 高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