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案例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更新时间:2025-11-07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做物理题时,一碰到“压强”两个字,眼神就飘了?不是他不认真,是他没把课本上的公式和生活里的“压”连起来。压强不是试卷上的一个字母P,它是你家茶壶倒水时那股稳稳的水流,是孩子踩在雪地上陷下去的脚印,是吸管吸汽水时你嘴里的那点“吸力”。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你家厨房里那个不锈钢茶壶,壶嘴和壶身是连着的,倒水的时候,壶嘴里的水面和壶身里的水面总是一样高。这叫连通器。老师讲的时候说“同一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孩子听了可能点头,但转身就忘。

可你要是带他去洗手间,看看马桶水箱里的浮球,再看看下水道那个弯弯的U型管,他立马就懂了——原来这玩意儿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防臭。水堵在弯管里,外面的气味上不来,这就是连通器在默默干活。你不用讲公式,他看见了,记住了,以后考试写“连通器原理”,他脑子里想的是马桶,不是课本。

再说说压强怎么增大。课本上说“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这话没错,但太干巴。你让孩子试试用铅笔尖和铅笔尾去戳橡皮,他马上就知道,尖的那头更容易扎进去。为什么?因为同样的力,压在更小的面积上,压强就大了。你再让他拿菜刀切菜,为什么刀要磨?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刀刃变薄,受力面积小,切菜省力。

你问他:“你爸修车时,为啥千斤顶底下垫块铁板?”他答不上来?那你带他去车库看看,车轮子压在泥地上会陷,垫上铁板就不陷了——不是车轻了,是压强小了。

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这个数字你得让他有感觉。你拿个矿泉水瓶,500毫升,倒满水,称一称,正好500克。一升水,就是一公斤。你告诉他,一立方米水,能装满一个标准浴缸,重量是一吨。别光说数字,让他搬一袋50斤的大米,再想象20袋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吨。物理不是背出来的,是“搬”出来的。

你家孩子总搞不清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别急着讲F浮=ρgV排。你带他去游泳池,让他先憋气沉底,再放松漂起来。他一松劲,身体就往上浮——为什么?因为身体密度比水小。他要是穿着救生衣,浮得更高,是因为救生衣增加了排开水的体积。他要是穿了厚重的棉袄下水,沉得快,是因为整体密度变大了。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悬浮时,也是浮力等于重力;沉底了,浮力小于重力。这三句话,不是靠背,是靠“试”出来的。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总把“吸管吸汽水”当成“吸上来的”?其实不是你吸上来的,是你把管子里的空气抽走了,外面的大气压把汽水压进嘴里。你让他拿个玻璃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猛地翻过来,水不洒。他吓一跳,问:“为啥?”你别急着答,让他自己猜。他猜“胶水粘住了”?你让他撕开纸片,水哗啦掉下来。

他才明白,是空气在撑着。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的雏形。马德堡半球实验?你不用讲两个铜球,你拿两个吸盘,用力按在一起,让他拉开,他拉得脸都红了,你问他:“是手没劲,还是空气在拽着?”他点头了,就懂了。

气体也有浮力?孩子一听就懵。你带他去放气球,氢气球、氦气球,一松手就往上飘。他以为是气球轻。你问他:“那为什么塑料袋装满空气,一松手就往下掉?”他愣住。你再拿个塑料袋,吹满气,扎紧,挂在弹簧秤上,再用针扎破,秤的读数变小了——不是气球变轻了,是它排开的空气没了,浮力没了。

气体对物体也有向上推的力,只是平时我们看不见,但气球能告诉你。

你家孩子做题老错“V排和V物”的关系?别光背“悬浮和沉底时V排等于V物”。你让他拿个铁块,丢进水里,沉底了,水位上升了,他量一量,水位上升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你再拿个木块,轻轻按进水里,让它完全浸没,水位又升了一截,这一截,就是木块的体积。你问他:“这时候木块是沉底吗?

”他说:“不是,我按着呢。”你松手,木块浮起来,水位下降了一点,这时候V排就小于V物了。他亲眼看到变化,比背十遍公式都管用。

别总让孩子死记“ρ水=1.0×10kg/m”。你让他算算,一个长宽高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盒子,装满水,多重?10×10×10=1000立方厘米,1000克,就是1公斤。他动手量了,算过了,这个数字就不是纸上的符号,是他手里的重量。

你家孩子做题时总漏掉“液体静止”这个条件?你让他摇一摇一瓶矿泉水,水面是斜的。你问他:“这时候还能用连通器原理吗?”他摇头。你再放桌上,静了,水面平了。他明白了,原来“静止”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物理世界的前提。

你不用给他买什么辅导书,也不用报什么补习班。你每天花十分钟,带他做一件和“压”有关的小事。切菜时讲刀刃,倒水时讲茶壶,吸饮料时讲大气压,放气球时讲浮力。物理不是题海,是生活里那些你早就忽略的“压”。你陪他看见了,他自然就懂了。

别再问“为什么他记不住公式”,问问你自己,你有没有让他用眼睛看过,用手摸过,用身体感受过?那些公式,不是印在纸上,是藏在你家厨房、浴室、车库、小区花园里。你找到了,他也就懂了。

相关文章
  1. 孩子总算错速度题?3个生活小妙招,让孩子秒变数学小达人!
  2. 孩子搞不懂“倒数”?别急,用生活里的例子一说就通
  3. 让数学在孩子生活中自然生长:一种回归本质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4. 孩子学不会化学?别急,九年级金属部分的真相藏在生活里
  5. 孩子学数学,不是靠刷题,是靠生活里的“悄悄话”
  6. 孩子学语文,别只背课文,要会看、会想、会联系生活
最新文章
  1. 高考数学提分四重奏:从80分到150分,精准突破的实战指南
  2. 初级中学教学工作总结(4)
  3. 语文评课稿篇
  4. 初一数学不及格?3招让孩子从“怕数学”到“爱数学”
  5. 比的实用指南:从足球比分到家庭分配,一招搞定!
  6. 高二英语逆袭:三关突破法,让6800词汇不再可怕!
  7. 初一孩子厌学?3招唤醒学习内驱力,家长必看!
  8. 初中物理高分秘籍:选择题不踩坑,实验题轻松搞定!
  9. 税收报表英语词汇
  10. 期末数学复习计划:让孩子从粗心到细心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