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更新时间:2025-09-03

1.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一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或者是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2.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二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路长÷间隔长-1=棵数;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路长÷间隔数=棵数;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3.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三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4.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四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5.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五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6.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六  【...

6.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六  【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7.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七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8.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八  1.百分数应用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②100%以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2.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百分数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3.日常应用每天在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明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就像今天的夜晚的降水概率是20%,明天白天有五~六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早晚应增加衣服。20%、10%让人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练。

9.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九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10.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  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用字母S表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11.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一  1.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12.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二  1.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2.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13.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三  ...

13.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三  1.比和比例的意义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2.比和比例的联系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

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14.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四  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5.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五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16.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六  1.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2.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

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7.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七  1.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2.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8.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八  1.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2.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3.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9.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十九  1.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2.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3.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20.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篇二十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相关文章
  1. 三年级数学复习全攻略:从知识点梳理到能力提升
  2. 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3. 四年级数学下册高效复习全攻略:轻松掌握核心知识点
  4.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 初中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6.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文章
  1.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基础知识训练篇
  2. 期中考试别慌!这份“实战派”复习指南,让你稳稳拿分不熬夜
  3. 语文不是背课文,是过日子
  4. 一年级语文怎么学?家长和老师都在做的5件小事
  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6. 教研组线上教学方案
  7.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背单词时,总爱把“基因诊断”和“机顶盒”混在一起念?
  8. 初中数学如何考到110分以上?
  9.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
  10.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教案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