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27
自控式学习习惯,就是不需要外在监督而能自主学习的习惯。高考考查的内容,归纳起来无外乎三方面: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阅读(古诗文、现代文),写作。对于高考中的语言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没有捷径可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用好语文知识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字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所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
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容易理解错的成语、近义词的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类型、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及修辞的运用等逐一进行整理,构建起自己的语文知识框架体系,并且要温故而知新,就能在平日和高考的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阅读时,要有主动摘录的习惯。用好语文杂记本。杂记本是一个极广义的称谓,针对的是语文学习的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从妙词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故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大量的摘录抄写。杂记本要常备身边,努力坚持,让它成为语文资料的宝库。
往届的学生,临近高考的时候,总是问老师,有没有一本书,专门提供写作文的事例的,这样的书是没有的。即便以后有了这样的书,也没有你自己积累的用起来得心应手。
积累的这些资料,要经常翻一翻,记一记,让它真正为你所有,自如地为你所用,高考阅卷老师说,阅高考作文卷,一路邂逅的全是熟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居里、贝多芬、爱迪生等等,根本没有新颖独特的例子可言,当然,不是说这些人不能进入你的作文,但应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和发现,如果总是写雷锋冒雨送小孩回家或爱迪生在火车上搞发明被打聋了耳朵,则一点趣味也没有了,《天鹅湖》再好,也不能看三百遍,能够做到人无我有是佳境界,退而求其次,人有我新,人有我特也可,这些都靠你平日的积累。
读完一篇文章,除了抄一抄自己喜欢的句段外,还要有主动的思考感悟写一写的习惯,用好随笔本,写一写:我读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对作品的评价如何等等,让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咀嚼和审视书中的一切。
此外,还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有的同学总说平时不注意不要紧,考试时会认真书写的。只有平时字写得工整清晰,考试才能写得工整清晰,高考作文,书写清晰与否,并不仅仅是卷面5分得失的问题,会影响整篇作文的评价。
书写凌乱的作文不能得高分,书写清晰的作文,即便不好,也可在第一时间博得阅卷者的好感,多打一些同情分,这好比是相亲,第见面就头发凌乱,“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那还有戏?以这种扮相出场,你便是说十遍“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别人也不会接受,书写是大家万万不可忽视的一点,千万不要像往届某些学生一样,没有决心,潦草的字体从高一一直坚持到高考到底没有改掉。
还是那句话: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你对它矢志不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始终固执的认为,语文是你所有学科里生动美丽、一生中让你受益大、也陪伴你长久的一门知识,学不好它,终生有憾,以此奉送给努力求学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