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父亲在学龄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礼仪

父亲在学龄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更新时间:2024-09-29

若干年来,母子交往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点,其重要性也被人们所广为接受。近年来,随着对有关离异、分居、单亲家庭等研究的深入,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大家关注。父亲的作用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婴儿一日生活中,与其父亲接触、交往的时间明显少于与母亲的接触和交往;而且母亲在抱孩子、爱抚和注意孩子等方面,均比父亲做得多。但是,尽管父亲参与婴儿照料、交往的时间较少,他们并不比母亲缺少抚养孩子的能力。

父亲在与儿童交往时,能和母亲一样表现出慈爱、温柔,而且能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做出及时的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当孩子咿呀学语,或行为表现良好时,父亲也同样常常亲切地抚摸孩子,给予积极的强化。事实表明父亲与幼小儿童之间完全能够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

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亲交往的时间会越来越多。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的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之间的交往多为身体运动,比如拍球、追跑、藏找、骑车等,或者是新异、刺激性的探索、操作活动。

比如探索球都有什么玩法,用什么方式可以操作、解决某个问题。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儿童从两岁左右开始,就偏好与父亲一起游戏,也就是说他们更喜欢在游戏时与父亲在一起;而且在同父亲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得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他们通常玩得很活跃,很愉快,并因此而对父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父亲成为儿童除母亲之外的最重要的安全依靠。

在陌生或令人恐惧的情景中,父亲和母亲一样能够使婴幼儿平静、放松、减轻焦虑。

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数量、质量对儿童的智力有一定的影响。有人用智商测验考察儿童智力水平与早期父子交往的关系,结果发现,与父亲在一起积极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商较高,智力较发达,而且这种影响在男孩子中比在女孩子中更明显。

另一些研究是对早年失去父亲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远远不如正常儿童;而且父亲离开儿童越早,离开的时间越长,儿童将来数学能力发展所受到的影响越大。

在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中,性别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个方面。父亲不仅为男孩子提供了模仿、学习男性角色的范例,而且为女孩子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物。失去父亲的男孩常常表现出过于女性的行为表现,5岁前失去父亲的男孩尤其明显。

这些男孩在少年后期,又会表现出过度男性的倾向,如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等,似乎是在抵御自身“缺乏男子气”的感觉。而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孩,到了青春期时更容易遇到与异性交往的困难,她们与男性交往时常常表现得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

 

相关文章
  1. 家长如何为学龄前儿童选择兴趣班
  2. 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
  3. 塑造未来:学龄前儿童性格培养全攻略
  4. 学龄前儿童性格特征深度解析
最新文章
  1.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辅导策略与学习兴趣培养
  2. 别让历史变成“背多分”——初三党这样复习才不走弯路
  3. 高三文科生的逆袭指南:让每一分努力都看得见
  4. 当孩子在桥下看鱼:一场关于观察、语言与科学启蒙的静默革命
  5.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一位体育老师的真实经验
  6. 高中数学核心内容清单:背什么、怎么用
  7.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篇
  8. 初中数学阅读题怎么破?五步实战法,看得懂、算得对、拿得住
  9. 初二数学逆袭:每天做对这5件事,成绩自然上来
  10. 新初三生必知:神奇的“五到”法则让你上课不打瞌睡!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