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长做好“两不惯”,教育孩子不累心!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家长做好“两不惯”,教育孩子不累心!

更新时间:2024-12-31

教育孩子需要两不惯

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往往导致孩子自私自利的问题。他们把孩子放在中心,对孩子大方花钱,对自己却吝啬。在吃饭时,父母会把喜欢的菜都留给孩子,自己却不吃。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行为容易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使他们认为父母和其他人应该为他们让步。长期下来,父母失去了自我,而孩子认为父母应该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懂得回报和关心他人。为了让孩子不再自私自利,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引导方法:1. 不随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认识到物质的有限性。2. 控制孩子的占有欲,让他们明白东西来之不易。3. 告诉孩子东西是可以借用的,用过了要还,培养分享的概念。4. 合理分配食物,不要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让他们学会分享。5. 多和其他孩子接触,通过与他们一起玩耍,让孩子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6. 让孩子担任一些角色,为他人服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7. 加强正面引导教育,通过讲故事、读书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私的坏处,改掉坏习惯。父母不仅要给孩子爱,还要教会他们付出爱,让他们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会珍惜所得到的一切,感激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感到幸福和快乐。

孩子哭闹耍赖不能惯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要有原则,不能总是妥协。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父母也不能频繁地妥协,因为这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父母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秩序。父母应该学会坚定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他们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经过几次拒绝后,孩子自然会明白无理取闹并不能达到目的。当孩子哭闹耍赖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1. 允许孩子哭泣,不劝阻也不妥协。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共情,这是有效亲子沟通的第一步。不妥协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也有底线。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可以选择哭,但是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2. 引导孩子思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3. 建立良好的行为干预机制,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小红花或小星星的贴纸。当孩子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时,父母可以提醒他们,如果继续这样做,将减少贴纸数量或取消奖励。这种奖惩方法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孩子自觉地控制情绪。每一次孩子的哭闹都是在寻求父母的爱和帮助。因此,父母应该以理解和引导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相关文章
  1. 家长的教育方式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发展
  2. 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有多大?
  3.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4. 早恋对孩子的影响及家长的正确教育方式
  5. 家长必读: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智力
最新文章
  1. 语文学习的智慧:从课堂到生活的成长之路
  2. 看过来人支招中考,初三男生女生是如何学习的成功秘诀
  3. 千年城市脉络与经济政策的博弈:从历史镜鉴中读懂中国发展密码
  4. 给高三家长的建议:家有考生
  5. 避开学习误区,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6. 教词汇怎么教小学数学,如何有效教授小学生数学词汇?
  7.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8. 小学文言文短篇含译文五篇
  9. 高考一轮复习的6个雷区,避开它们,稳稳上岸!
  10.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公式是什么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