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优秀的孩子,都远离了“精神内耗” (附3点建议)

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优秀的孩子,都远离了“精神内耗” (附3点建议)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09
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优秀的孩子,都远离了“精神内耗” (附3点建议)

开学不久,和儿子又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你走开,我不想见到你!”儿子哭着喊道。

我一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这句话竟然是从我疼爱了这些年、保护了这些年、像宝贝一样珍爱的儿子嘴里说出来的!

这个学期开始后,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

以前的他,又温柔又暖心,现在的他,就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蛮不讲理。说他两句,不是顶嘴,就是吵架,再不然就是深陷沉默,一句话不说。

我和儿子的关系也陷入了“吵架——冷战——互不理睬”的恶性循环中。

我非常想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了?

学校召开家长会

带着一肚子的问号,和满心的焦躁,我到了学校,认真聆听了班主任的话。

班主任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

她说:“我从教几十年,教过无数的孩子,我发现,那些非常优秀的孩子,内心都是阳光透明的,家庭关系也都非常和谐,他们不会被精神内耗所吞噬。”

原来是这样!

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精神内耗”的:

精神内耗,就是将压力或心理冲突压在内心深处进行自我控制,没有负面情绪发泄,但精神痛苦,疲惫不堪。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的内心聚集了纠结、摇摆、自卑、恐慌等各种情绪,互相撕扯,极大地消耗着孩子的精力,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要想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我们就要帮孩子远离精神内耗。

孩子精神内耗的根,在家长

有家长很困惑: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会出现精神内耗?

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指出: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每一个孩子就像一粒幼小的种子,从生根、发芽到成长,都离不开家庭这片沃土。

下面这三种家庭,更容易养出内耗的孩子。

1. 喋喋不休的唐僧式父母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和家长沟通?

最高赞的回答只有五个字:唠叨个不停。

父母不停地唠叨,时间长了,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感,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用沉默来抗议。

和父母割断了情感通道的孩子,找不到安全的着陆地点,又如何能够自信地对抗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2. 情感绑架的内疚式父母

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中,一个妈妈令很多家长直呼“伤不起”。

她对女儿要求很高,如果女儿没做好,她就扇自己耳光。

看到女儿惊恐的表情,她觉得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很得意。

只是,她没有意识到,内疚式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暴力,只是,这种方式更加隐蔽,给孩子心理造成的冲击也更大。

孩子的屈从,也只是因为恐惧和压力,他们从此被强行套进了父母的情感枷锁中,无法挣脱。

3. 过高期待的完美式父母

在当今全民内卷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孩子十全十美。

他们无法忍受孩子哪怕一丁点的不完美,他们不断训斥、苛责,然后,变本加厉地要求。

教育脱离了原本的轨道,变得压抑而沉重。

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会变成困扰彼此的心魔,缠住了孩子奔跑的脚步。

被内耗的孩子,没有了孩童应有的纯真,他们沉默而沉重,正如慕尼黑大学经济心理学家莎拉·迪芬巴赫说的:

“精神内耗的外在表现是,会让人做事犹豫不决、被影响、行动力降低、注意力分散、累;而内在表现有,紧张、焦虑、自卑、情绪低落、生闷气。”

精神内耗,像一只很隐蔽的恶魔,用不易觉察的破坏力,影响着孩子内心世界的安全感,把年幼的孩子推入绝境。

陷入内耗的孩子

正在被深深拖累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也提到了她印象非常深的一个孩子。

他天赋很高,成绩很好,为人又和善,是同学们心目中妥妥的“优等生”。

初二那年,父母开始了离婚大战,整天争吵不断,根本就顾不上他,他于是一夜之间被迫长大,他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还要安慰哭泣的妈妈。

只是,他表现得再成熟,毕竟也才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内心里,他早已被父母的分离与家里气氛的紧张弄得疲惫不堪。

他很害怕父母会分开,不知道如何面对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更无法想象今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这些念头就像一片乌云,堵住了他内心的通道,那些情绪压在心里无法排解,令他痛苦万分。

他无心学习,完全听不进去老师的讲课,就连考试,都是敷衍了事。

班主任最后叹了口气:“像这样被负面情绪缠住的孩子,又如何能够安心学习?”

内耗,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反复进行自我攻击,从而走上了一条悠长又阴暗的道路,甚至,走到了人生的边缘。

武志红老师也讲过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乐乐被学校建议停学三个月,原因是他存在“自杀倾向”。

在老师和父母的眼中,乐乐就是一个“问题孩子”,上课捣乱,还欺负同学。

他最近一次的自杀行为吓坏了老师,可是他却满不在乎,在他看来,这只是一场儿戏。

老师惊慌失措的样子,让他得意万分。

走入乐乐的内心,会发现,他所有不可理喻行为的背后,都有着许多的身不由己。

妈妈的监视与控制,让乐乐内在的生命力无法施展,他找不到合适的情感出口,于是,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外部的力量。

精神内耗严重的孩子,正在被糟糕的情绪拖进糟糕的深渊,他们无力反驳,就只能转而伤害自己。

做好这三点

养育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

在当今的时代,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毕竟,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能走多远。

那么,身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精神内耗呢?

和班主任做了一次深聊后,我才学到这三个很有效的方法。

1. 改变沟通方式

如果孩子经常陷入精神内耗的糟糕状态,我们就要用紧密且健康的亲子关系,驱散他们内心的黑暗。

哈佛大学提出了一个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的“PEERE法则”,包括暂停(Pause)、参与(Engage)、鼓励(Encourage)、反馈(Reflect)和衍生(Extend)五个方面。

比如,我们察觉到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

暂停手中的事情;

参与到孩子的事情中,耐心询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反馈给孩子我们的建议;

扩大孩子的视野。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温暖与支持后,他们才有信心摆脱所有的内耗情绪。

2. 改变角色定位

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将家长分为“园丁”和“木匠”两类。

木匠式的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懂事,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发展;而园丁式的父母,则会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给予足够的阳光和养分,不过分干预。

智慧的父母,都会明晰定位,做孩子成长的园丁,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一方自由飞翔的天地。

3. 做60分父母,别对孩子期望太高

优秀有很多定义,读书好是优秀,会思考是优秀,会劳动也是优秀。

因此,我们需要拓宽对于“优秀”二字的标准,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书本走向社会。

别强求,别纠结,把脚步放缓一些,把步幅放小一些,正如后藤由纪子在《七分刚刚好》一书中说的:

“有能力,就努力做;没能力,就适可而止。”

孩子的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它是五彩缤纷的,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

内心纠结、情绪低落、自卑胆小,这些颜色是不应该属于孩子的。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带宽”理论,意思是说,每个人的心智容量都是有限的,如同电脑的内存。

如果内存装得太满,他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孩子的情绪也是一样。

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他们的世界就会有怎样的颜色。

移走压在孩子心头的阴云,孩子的内心才能照进阳光,他们也会因此变得开心快乐,也能学会与自己和解,从而更好地拥抱人生中属于他们的每一种可能。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陈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2. 魏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3. 王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材料科学与工程
  4. 王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 赵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6. 李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7. 侯教员 西安交通大学 物理系
  8. 张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9. 冯教员 北京大学 能源动力
  10. 黄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推荐科目: 篮球老师 书法老师 舞蹈老师 体育老师 围棋老师 俄语老师 游泳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物理老师 化学老师 生物老师 架子鼓老师 数学老师 雅思老师 托福老师 羽毛球老师 日语老师 钢琴老师 美术老师 小提琴老师 古筝老师 小学老师 初中老师 高中老师 高考老师 编程老师 作文老师 陪读老师
相关城市: 北京家教网 上海家教 武汉家教 南京家教 深圳家教 广州家教 天津家教 西安家教 成都家教 杭州家教 荆州家教 滨州家教 娄底家教 漯河家教 鹤壁家教 汉中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