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6大误区毁了宝宝下半生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5-10】
宝宝用药的6大误区,你犯了几个?
误区一:孩子发烧就胡乱服用退烧药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不自觉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退烧药通过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但同时也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体内的病原体无法被抵抗。因此,使用退烧药只是暂时降低体温,而没有治疗病因的效果。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因,孩子的发烧会反复发作,甚至越来越高,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更大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强调孩子的休息和多饮水,监测体温变化,并适当降温。降温措施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冷湿敷冰袋、置冰袋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或者给孩子进行温水浴。
误区二:一感冒就使用抗生素
感冒多数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然而,现在有很多人在感冒时立即使用抗生素,似乎认为使用抗生素就可以安全解决问题。实际上,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热,反而增加了医药费用,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对于感冒,首选应该是价廉有效的青霉素。当然,即使是青霉素也不应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误区三:一咳嗽就止咳
孩子咳嗽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件苦恼的事情。然而,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具有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病原体的作用。因此,如果咳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阻止咳嗽只会导致病原体在体内积聚,加重感染的程度。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咳嗽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果咳嗽是由于痰液堆积引起的,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促进痰液的排出,如饮用温水、进行体位引流等。如果咳嗽严重影响进食和呼吸,应及时就医。
误区四:只要能好,多贵的药都行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不视轻重,迷信贵药、高档药。然而,贵药并不一定就是更好的药物。对于上感,价廉有效的青霉素应当是首选。当然,就是青霉素也不应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不要一味追求贵药或高档药。
误区五:输液比吃药好
一些家长盲目迷信“打吊针”,认为输液比口服药更有效。然而,滥用输液会增加药费支出,增加抗药性和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加药液遭受污染的机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引发慢性输液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不要盲目迷信输液。
误区六:乱加剂量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不视轻重,不遵医嘱,也不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误以为多吃总比少吃见效快。然而,给孩子超过合理用量的药物会增加药物中毒的风险,伤害孩子的健康,甚至影响正常发育。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医嘱和药品使用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守剂量的规定。
结语
在宝宝用药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以上的6大误区。正确的用药方法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给药方式,遵守剂量的规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药物的正确认识,不要盲目迷信贵药、高档药,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以保护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