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温馨提示(新入园的幼儿哭闹不止,家长怎样应对-)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2-23】
幼儿园温馨提示:如何应对新入园的幼儿哭闹不止?
一、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常常会表现出对新学期学习和生活不适应的症状,这种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开学综合症”。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快速发育期,他们年幼体弱,脑结构还未发育成熟,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后,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容易让他们遭遇“开学综合症”。孩子们往往会用“哭”来表达他们心理上的抗拒不安和身体上的不适。
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承认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能够健康、愉快地开始新学期。
二、老师和家长应该如何配合?
配合一:共同承担孩子的负面情绪
老师:
1、提前与孩子沟通:在告知家长新学期注意事项的同时,也要与孩子进行单独的电话沟通,聊一聊孩子对新学期的紧张担忧,表扬孩子在上一个学期的表现,鼓励孩子进步,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2、安慰孩子,但不送回家:不要让孩子产生“我哭就可以回家”的思想,避免延长孩子入园适应期。
3、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在新学期里,孩子带着对环境改变的兴奋和紧张来到幼儿园,老师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孩子,及时与状态不好的孩子交流、谈心,并花更多的时间与父母沟通,既可以调整孩子的状态,又能建立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家长:
1、认清孩子的分离焦虑:孩子抗拒上幼儿园往往是因为舍不得离开父母,说明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很好,孩子非常信任父母。因此,家长应该承认孩子对新环境的不安,并鼓励他们去面对。
2、共同回忆幼儿园生活:不要再提起假期中休闲娱乐的场景,而应该与孩子共同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情景,如最喜欢的游戏、最喜欢的老师等,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不要说幼儿园的坏话,也不要教孩子学会以牙还牙,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影响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
配合二:共同恢复孩子的生活习惯
老师:
1、提供幼儿园作息时间:提前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标准作息时间,包括孩子进餐、睡眠、游戏、学习等一日活动的计划,并在开学前给出孩子逐步适应的时间。
2、缓解孩子的陌生感:允许孩子带一件喜欢的物品到幼儿园,可以是一条小毛巾、一个小玩具,甚至是一张与父母的合照,与孩子一起分享这件物品所包含的感情。
家长:
1、结束“特级待遇”:假期中的“特级待遇”使孩子产生惰性,现在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巩固孩子的自理行为,如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边玩边吃、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自己穿脱鞋袜和衣服等。
2、教会孩子表达需求:在幼儿园中开始快乐的生活,要教育孩子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我饿了”、“我热了”、“我想喝水”、“我不舒服”、“我要小(大)便”等。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孩子一起练习如何大胆地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
3、参考幼儿园作息习惯:参考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为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让他们早睡早起,中午要睡午觉,午餐要定时定量等,并坚持执行,帮助孩子尽快调整作息习惯,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配合三:共同保障孩子在新学期的健康愉快
老师:
1、在环创中体现对孩子的鼓励:新的学期意味着孩子们又长大了,可以通过创意的方式体现对他们成长的鼓励。例如使用身高尺让孩子量一量身高,创造一些主题环创,如“我长大了!”、“欢迎回家!”、“我的进步!”等,让孩子感到开心。
2、为孩子准备小礼物:孩子的焦虑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不确定,所以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新学期的小礼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老师的爱。
家长:
1、为孩子降火:入园前期,很多孩子会因焦虑而上火,甚至大哭到嗓子嘶哑,家长应该提前调整孩子的饮食,让他们吃清淡且有营养的食物,提高免疫力,并让他们多喝水,可以煲一些清热降火的汤水。
2、买新文具:提前准备好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去选购,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彩笔、小书包等必需品,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加孩子对上学的期待。
3、和孩子一起收拾书包:帮助孩子学会整理东西,同时记得放置一些实用的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开学前要注意为孩子剪指甲,不让他们带些细小的物品入园,以免发生危险。
只有通过以上三项配合,家长和老师才能用理解、真诚和信任,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开端!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李老师 大学讲师
- 段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经管
- 杨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经管
- 王教员 辽宁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李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
- 陈教员 吉林医药学院 临床医学
- 朱教员 萍乡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曾教员 北京化工大学 绿色化学
- 郭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 徐教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