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最让孩子失望的4个瞬间,养废一个孩子就是这么简单

父母最让孩子失望的4个瞬间,养废一个孩子就是这么简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3-11-02
父母最让孩子失望的4个瞬间,养废一个孩子就是这么简单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出现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会去找父母吗?

当我看到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当然会!但是网友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

很多网友都说:

“我绝对不会去找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爱我,反而会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一次又一次让我失望......”

评论区也有父母们跳出来反驳:“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用心去疼、去爱呢?”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确实不能完全保证,自己所表达的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孩子也不一定接收到了父母完整的爱。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有过“伤害着孩子却不自知”的经历,尤其是这4种“爱”,也许正在无形中让你的孩子慢慢“失望”。

01爱带着“附加条件”

父母们有时候所说的爱,总是会带着要求。

比如:

考试考好了,妈妈才喜欢;

再不听话,就不喜欢你了;

考上好的大学,妈妈就答应你的要求…

每一句话都在表达“我爱还是不爱你,取决于你表现得好还是不好”。

这种爱并不能称为爱,而是一场披着爱的“交易”,它就像马戏团被调教的动物一样,表现得好大家才喜欢。

孩子从三四岁开始,敏感神经发芽,就会有羞愧的感受,一旦孩子被“交易”,长大后只会变得讨好和自卑

奇葩说节目中有一位辩手曾经说:

自己一定要做到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爸爸才会在暑期的时候对她好,她觉得自己必须达到父母的期待,才配得到他们的爱。

后来,她在情感中非常缺乏安全感,会特别在乎伴侣的看法,对方一不满意她就觉得是在嫌弃自己。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经说:

我们对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我们要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这样一种感受:

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他都是我们的孩子,让他有安全感。

永远不要因为孩子做的事而让爱打了折扣。

02经常要求孩子,自己却“破坏规则”

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新闻:

姐姐和弟弟因为一个英语单词发生了争吵,一旁刷手机的妈妈,听见之后直接就指责姐姐:“你为什么不给弟弟讲作业?”

但是女孩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就和妈妈吵起来,结果被妈妈扇了一个耳光,还被斥责:“我说一句,你顶十句是吧!”

视频中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妈妈掐着女孩的脖子,掐完以后又去抢女孩的手机,指着她说:“天天玩手机,也没见你玩出个名堂来,有这个时间为什么不帮帮你弟弟?”

只听见女孩回吼道:“凭什么你天天回家就知道看电视,对弟弟的作业不闻不问,我就应该什么都做?”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会发现,当“父母不停地要求孩子,然后又亲自去破坏这种规则”的时候,孩子必然反抗,因为这样不对等的行为模式,更容易让孩子“违背”父母的管教。

让孩子失望的不是父母的要求,而是要求孩子一个样子,自己的言行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教育并不是父母的一句“你必须这样做”就能成功的,而是用榜样去征服孩子,让他愿意被你管教。

言行不一致,达不到让孩子信服的资本,只有你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去要求孩子。

03甘愿做“盲人”,不愿去相信孩子

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

晚上,一个小女孩哭着来到爸妈房间,说自己被妹妹泼了一身的开水,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反而是质问她:“半夜三更,你惹她做什么?”

女孩大喊道:“我睡得好好的,她就拿开水泼我,怎么成了我惹她了?”

爸爸说:“你没惹她,妹妹怎么可能这样,我看你是不想考试找的借口,还诬赖妹妹!”

小女孩的想法是自己受到了委屈,为什么爸妈不先关心自己的伤势,却一味的偏向年纪比较小的妹妹,还说自己要反省,爸妈说什么都得听着,别给自己找理由......

许多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做了“盲”人,他们看不到孩子的内心,总用自己的思维去批判孩子的好坏。

不管孩子做错事,还是没做错,父母都会用怀疑的态度去揣测,用高压的方式去处理,强行给孩子一种“你明明有错,还不承认”的感受。

父母打破了“信任”这道关卡,孩子就会失去自我。

父母的不信任,对孩子来说就是全然的“否定”,它会让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于是孩子就在寻找自我和反抗父母之间挣扎。

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被相信,更何况是在自己心目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父母。

04 孩子需要父母时,他们不在身边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最大的伤害,不是吼和骂,而是在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却没人在他身边给予力量。

当父母忽视孩子的需要时,总会在孩子脆弱的时候连拥抱都吝啬,没有父母撑腰的孩子,也更容易成为问题孩子。

最普遍的特征,就是在被欺负的时候,孩子会向内归因或者替对方找理由,在该生气的时候选择委曲求全甚至讨好对方。

久而久之,孩子会在社交中变得“不敢生气”、“不敢表达自我感受”,甚至是失去自我。

我们要给孩子需要的爱,关注孩子的情感,而不是考量孩子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标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去破坏原则,而不是孩子有没有做到。

不论孩子多大,父母都始终是他们的出路和幸福,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手”把孩子推开。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黄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2. 杨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工程
  3. 罗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4. 方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
  5. 邱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6. 卢教员 宁波大学 建筑学
  7. 李老师 大学讲师
  8. 李教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学
  9. 谢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经济学,公共政策
  10. 周教员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