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孩子需要你的赞美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09-10-23】
两名男孩在才艺教室游戏间玩积木,其中较大的男孩先堆好,望向大人得意地笑,等待得到一声“做得好!”的赞美。
另一个孩子始终堆不成样子,干脆推倒积木,不玩了,也没有得到赞美。
我在一旁观看,对堆不起积木的男孩投注颇多认同,成长岁月中,我们多半属于这个男孩的投影,总会有事情做不好的时候,总会害怕被大人和同伴看出我们其实“不聪明、不灵光”,没有得到赞美。我们习惯的文化,总是赞美把事情做得好的那个人。
然而,只重视行为结果的赞美“做得好!”其实是最偷懒、最没有价值的一种赞美,会让得到赞美的孩子只重视结果而不是过程。从1969年出了那本《自尊的心理学》,兴起“自尊运动”,让天底下的父母误以为只要赞美对孩子就是好的,却让孩子变得只重视事情的成与败,只会做可以得到赞美或奖赏的事。
有关专家的研究却说,只因为聪明,而非靠努力而得到赞美的孩子,到头来会只重视结果,极功利导向,对失败和挫折失去抗压性,无法享受做事情的过程,事情失败时,会归因到是自己缺乏能力。
迟早,孩子总要离开积木堆,面对更多艰难挑战,但小时候在积木旁得到赞美的经验,却让他们畏惧困难的功课、任务,因为困难就意谓会有失败与挫折,“失败的人得不到赞美!”他们心中早已如此认定。有愈来愈多年轻人逃避困难、害怕失败,会不会反而是不懂得赞美的父母种下的因?
借用心理学家吉姆。泰勒的一席话:“孩子由自身追寻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从被告知他们行动结果如何如何,来发展出能力感。”当自己尝试做什么而失败时,我会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心内的“小男孩”。那天,很想找到那名没有堆成积木的小男生,赞美他一声:“做,很好!我看见你的努力了。”
你懂得如何赞美孩子吗?请记得避免赞美他们其实无法控制的事物,如聪明、外表魅力、艺术或运动天分等。
请把赞美聚焦在他们能控制的,如努力程度、态度、责任、承诺、规矩、专注力、决定、热情、慷慨、尊敬和爱心。
对还很小的孩子,点出他们正在做的事,也就是一种赞美了。也可问问题,如“你现在最高兴的是什么?”让他自己来奖励自己。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杨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 康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
- 梁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药学
- 刘教员 北京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
- 张教员 大连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 冯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
- 王教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管理学
- 朱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