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资备考:7个真实管用的背诵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08】
背小学教资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把知识变成能用的东西。很多人花几小时背“分数除法法则”,一上考场还是懵,原因不是记性差,是没搞懂为什么这么算。下面这7个方法,全是过来人用过的,不讲虚的,直接能上手。
1. 别急着背,先问“为什么”
看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别直接抄下来。想一想:2 ÷ 1/2 是什么意思?是把2个苹果,每个切成两半,能分给几个人?答案是4个。所以2 ÷ 1/2 = 2 × 2。理解了这个画面,公式自己就记住了。每个概念都这样过一遍:自然数为什么叫“自然”?小数点移动为什么影响大小?
搞懂逻辑,记忆才牢。
2. 画一张自己的知识图
别买现成的思维导图,自己动手画。拿一张A4纸,中间写“数与代数”,往外分支: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运算律。每个分支再细分: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举个例子:3个苹果加5个苹果,和5个加3个,结果一样。画完贴墙上,每天看三分钟,比翻十页笔记强。
3. 把公式编成顺口溜,但别抄网上的
网上流传的“奇变偶不变”听着玄乎,你真懂“象限”是什么吗?不如自己编:
“加减看符号,乘除看个数,负负得正别糊涂。”
“分数除法别慌张,除号一变乘倒数,分子分母别颠倒。”
语言越土越好,越贴近你平时说话的方式,越容易记。别追求文雅,要的是能脱口而出。
4. 每天做5道题,不是50道
题不在多,在于每道都吃透。选5道覆盖不同知识点的题:一道整数运算,一道分数加减,一道应用题,一道单位换算,一道找规律。做完不看答案,自己讲一遍解题步骤,像教一个五年级学生。讲不出来的地方,就是你的漏洞。第二天重做这5道,错的再加一道,三天后回头看,你会发现原来不会的,现在能讲清楚了。
5. 把数学用在买菜上
今天去超市,看到牛奶原价12元,打八五折,你算一下现价多少钱?不用计算器,心算:12 × 0.85 = 12 × (1 - 0.15) = 12 - 1.8 = 10.2元。
孩子书包重2.5kg,你称了下,是2500g。这不就是单位换算?
这些不是“生活应用”,是你的记忆锚点。每次用数学解决一个真实问题,大脑就自动归档一次。比背十遍定义都有效。
6. 每周一次“错题重演”
准备一个本子,专门记录错题。不抄题,只写:
- 错在哪:比如“忘记进位”
- 怎么错的:比如“看到7+6=13,写成12”
- 下次怎么改:比如“两位数加法,先算个位,圈出进位”
每周日晚上,闭眼回想这周错过的三道题,能不能在脑子里演算一遍?能,说明记住了;不能,第二天重做。坚持一个月,错误率自然降。
7. 别信“坚持就是胜利”,信“每天进步一点点”
别给自己定“今天背完第三章”这种目标。太虚。改成:“今天搞懂分数乘法怎么来的”。
背诵不是马拉松,是散步。每天花15分钟,做一道题,画一个图,讲一个概念。一个月后,你发现知识点全在脑子里了,不是靠突击,是靠积累。
别熬夜,别焦虑。学数学不是比谁背得多,是比谁想得清。
数学不是靠背下来的,是靠想明白的。
教资考试考的不是你能不能背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是你能不能解释为什么是180°。
你用纸剪三个角,拼成一条直线,这就是证明。
你让孩子用积木摆出长方形,数出面积,这就是乘法的意义。
当你能把这些讲出来,考试的题,不过是换了个说法。
别再问“怎么背”,问“怎么懂”。
懂了,自然记得住。
记住了,自然用得上。
用得上,考试就稳了。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钟教员 昆明理工大学 学科英语
- 霍教员 北京大学 化学
- 张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 王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中文
- 刘教员 清华大学 化学生物学
- 解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财务管理
- 孟教员 清华大学 项目管理
- 关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法学+英语
- 尤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
- 郭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