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寒假自学数学,初中生怎么才能不走弯路

寒假自学数学,初中生怎么才能不走弯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03
寒假自学数学,初中生怎么才能不走弯路

寒假里,教室空了,老师不在了,作业本堆在桌上,数学题还是那几道。很多人觉得,寒假就是休息,刷刷视频、打打游戏,开学再拼。但也有孩子悄悄把数学提上去了——不是靠补习班,而是靠自己每天花两小时,把课本翻了三遍,把错题本填满了,把一道几何题拆了又拼。

自学不是没人管,而是更懂怎么管自己。

第一步,别空喊“我要学好数学”

“我要提高数学成绩”这种话,听起来像口号,没用。真正管用的是:这个寒假,我要把“一元二次方程”从看不懂,变成能独立解出五道不同类型的题。目标要小,要具体,要能数清楚。

比如,第一周,专攻“因式分解”;第二周,搞定“配方法”;第三周,练“判别式应用”;第四周,做一套综合卷,看看哪些地方还卡壳。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比一天啃十页书更有效。

第二步,课本是根,别急着买教辅

很多家长一听说要自学,第一反应是买资料。其实,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的课本,已经够用了。课本上的例题,是专家反复打磨的,每一步都藏着逻辑。先吃透课本,再看辅导书。

不要一上来就刷难题。先看懂“为什么这样变形”,再问“还能怎么变”。课本里每一道例题,都值得你重写三遍,边写边问:这一步为什么不能跳?这个公式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步,视频不是替代,是辅助

B站、网易公开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都有不错的初中数学视频。但别当成电视剧看。看的时候,手不能停。看到老师讲“配方法”,立刻停下,自己拿纸笔跟着算。看到“相似三角形比例”,暂停,画个图,标出对应边,自己推一遍。

视频的作用,是帮你绕过“听不懂”的障碍,不是让你省掉动手的功夫。看一小时视频,不如自己写二十分钟题。

第四步,错题不是抄,是拆

很多孩子错题本,就是把错题抄一遍,再写个答案。没用。

真正有用的错题本,要写四行:

第一行:原题

第二行:我当时怎么算的(写清楚步骤)

第三行:哪里错了(是符号弄反?公式记错?计算跳步?)

第四行:下次怎么避免(写一句提醒,比如“平方展开别漏中间项”)

隔三天,合上本子,重新做一遍。做对了,打个勾;做错了,重新写。一个月后,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反复错的题,居然不难了。

第五步,别怕问,但要问对问题

遇到不会的题,别只说“这道题我不懂”。试着问:“我试了代入法,但算到第三步就卡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该换配方?”——这种问题,老师愿意答,同学也愿意帮你。

如果没人可问,就把问题写下来,发到数学论坛,或者录一段语音,自己讲一遍。讲着讲着,答案可能就出来了。教学相长,不是老师教学生,是你教自己。

第六步,每天固定时间,比突击强

别等“有心情”才学。数学不是靠灵感,是靠重复。每天晚饭后,关掉手机,拿出课本和草稿纸,专注45分钟。不需要一坐就是三小时。45分钟,足够你搞懂一个概念,做完五道题。

周末可以加一小时,做一套小卷子,限时完成,不查答案。做完对答案,错的标记,第二天专门复习。

第七步,写数字,要像写字一样认真

别小看“0”写成“6”,“5”写成“3”。这些不是粗心,是习惯。一个潦草的“√2”,可能让你误以为是“√3”,整道题就错了。

养成习惯:竖式对齐,等号横平竖直,每一步都写清楚。这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大脑有迹可循。你写的每一步,都是思维的脚印。

第八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函数、方程、因式分解、比例、勾股定理——这些不是“初中内容”,是数学的骨架。你今天觉得“这题简单”,是因为你上学期把基础打牢了。

寒假是补漏的好时机。如果你还分不清“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如果你看到“x - 5x + 6 = 0”还得想半天怎么分解,那就别急着做压轴题。先回去,从七年级的课本开始,一页一页过。

第九步,逻辑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数学的逻辑,藏在每一道题的推理里。一道几何题,为什么这条辅助线能连?为什么这个角等于那个角?别只看答案,要还原思路。

可以每天做一道逻辑题,比如:

> 有三个盒子,一个装苹果,一个装橙子,一个装苹果和橙子。标签全贴错了。你只能从一个盒子里拿一个水果,怎么判断每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这种题,不考计算,考推理。练多了,你解几何证明题时,会自然想到“从结论倒推”,而不是瞎蒙。

第十步,别只盯着分数,盯着自己懂了多少

考试分数是结果,不是目标。目标是你能不能在没人教的情况下,自己推导出公式,自己画出函数图像,自己解释“为什么这个方程有两个解”。

寒假结束时,别问自己“我考了多少分”,问:“我有没有哪道题,是自己从头到尾想明白的?”

如果有,那就是进步。

数学不是靠背出来的,是靠想出来的。

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是靠一道题反复琢磨出来的。

不是靠补习班堆出来的,是靠每天多问一句“为什么”积累出来的。

寒假的安静,是自学最好的土壤。

别让手机抢走你的思考时间。

别让“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压垮你的节奏。

你不需要比别人快,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更懂一点。

你今天的草稿纸,就是明天的底气。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