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从写自己开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2】
孩子写作文,最怕空话套话。不是没东西可写,而是不知道怎么写。叶峻林这篇作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背诵的范文模板,却真实、具体、有温度。它不是一篇完美的作文,但它是能教孩子写作文的好例子。
写作文,不是要写“别人觉得该写的事”,而是写“你真正在意的事”。叶峻林写自己:黑头发、戴眼镜、爱帮同学找橡皮、帮妈妈扫地、上课走神、早上赖床。这些事,每一件都小,但每一件都是他生活里的真实片段。孩子不需要写“伟大的理想”,只需要写“昨天发生了什么”。
写人,别用形容词堆砌。不要写“我是一个聪明、活泼、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孩子说:“同位的橡皮找不到了,她哭了,我帮她找,最后发现橡皮在她书包里。”这句话比十句“我乐于助人”都有力。细节才是真相。孩子记得橡皮在书包里,记得同位笑的样子,这才是记忆的锚点。
教孩子写作文,第一步是教他们观察生活,而不是背好词好句。
写缺点,比写优点更真实。叶峻林没回避自己的问题:上课走神,作业没听清;早上叫不醒。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表达的部分。很多家长怕孩子写缺点,觉得“不正面”。但真实才有共鸣。孩子写“我上课走神”,老师看到的是一个愿意反思的学生;家长看到的是一个需要引导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孩子。
写缺点,不是认输,是承认自己还在学习。
写习惯,比写目标更有效。他说“下定决心改掉坏毛病”,这句话太虚。真正有用的是:他具体说了“上课不走神、不作小动作、按时完成作业、早起”。这些不是口号,是可执行的动作。教孩子写作文,要让他们把“我要改变”变成“我明天怎么做”。比如:“明天早上,闹钟响后,我立刻坐起来,不按贪睡按钮。
”这种写法,比一百句“我要自律”都管用。
写作不是表演,是记录。孩子写作文,常常被要求“升华主题”“点明中心”“体现正能量”。可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经历,而不是替他们编一个“正确答案”。叶峻林没写“我通过这件事明白了助人为乐的道理”,他只写了“她笑了”。这一个笑容,比任何道理都深刻。
家长怎么帮孩子写作文?别教他们“怎么写好”,教他们“怎么写真”。问孩子:“今天有什么事让你笑了?”“有没有哪次你特别后悔?”“你最讨厌早上被叫醒,是因为什么?”这些问题,比“写一篇400字记叙文”更有效。
孩子写作文的卡点,往往不是语言能力,是观察力和表达力的断层。他们不是不会写,是不知道哪些事值得写。叶峻林的作文,就是一本“小学生生活观察指南”:找橡皮、关窗、拖地、赖床、走神——这些琐事,都是写作的素材。
训练方法很简单:
1. 每天睡前问孩子:今天哪件事,你记得最清楚?为什么?
2. 不要纠正“写得不好”,先问“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3. 把孩子的原话记下来,不加修饰,这就是作文的底稿。
4. 不要求写完,先要求写真。写得短没关系,写得真才有力量。
作文不是为了得高分,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用文字整理自己的情绪和经验。叶峻林的作文,没有结构、没有修辞、没有模板,但它有呼吸。它是一个11岁孩子真实的喘息。
我们总想让孩子写出“范文”,却忘了,最好的范文,是孩子自己的生活。
别急着教孩子写“开头、中间、结尾”。先教他们:你今天,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心里,动了哪一下?
写作的起点,不是笔,是眼睛。
孩子不需要完美作文。他们需要被看见。
写自己,就是写世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向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广告学
- 李教员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工程
- 张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王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
- 韩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工管法学双学位
- 黎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许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范教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 段教员 天津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
- 邓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