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当孩子在数星星时,我们该教他什么?

当孩子在数星星时,我们该教他什么?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04
当孩子在数星星时,我们该教他什么?

我愣了一下。他刚读完《小王子》里那个商人章节。我没有急着解释,而是问他:“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才算‘拥有’?”

他想了想,说:“就像我的那支铅笔,用坏了我会修,丢了我会找,它属于我,是因为我天天用。”

那一刻,我知道,他比很多成年人更懂“拥有”的意义。

我们总以为教育是教会孩子解题、背公式、记知识点,却很少问:他们真正理解了什么?他们是否知道,知识不是用来堆在试卷上的,而是用来照亮生活的?

小王子遇到的商人,忙着清点星星的数量,把数字写在纸上,锁进抽屉。他不浇水,不观察,不与星星对话。他只是“拥有”了一个数字。这像不像我们今天的课堂?学生背下一百道题的答案,却不知道题目背后的世界;考了满分,却不会思考一道题为什么这样出;能算出圆的面积,却看不出窗外那棵树的影子,其实也是个圆。

真正的学习,从来不是积累数据,而是建立关系。

我们常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五本练习册,一小时刷三十道题,家长在一旁盯着时间,生怕慢了一分钟。孩子答对了,奖励一个苹果;错了,批评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在这过程中,有没有一次真正地“看见”了数学?有没有因为一道错题,停下来想:“为什么这个答案不对?

”而不是只想着“下次别再错”。

我见过一个初三的女孩,数学总是卡在二次函数图像上。她每次考试都丢这道题,家长着急,报了补习班,老师讲了三遍,她还是画不准顶点。后来,我让她去阳台看晾衣绳上的衣服。风一吹,衣服摆动,绳子形成一条弧线。我说:“这就是抛物线。”她笑了,说:“原来数学长这样。

”第二天,她自己拿尺子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了五种不同风速下的衣绳曲线。那晚,她第一次主动多做了两道题——不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她想验证自己的观察。

学习不是填满一个容器,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可什么是好习惯?是每天写够三页字?是默写英语单词五十个?还是准时完成作业?这些是行为,不是习惯。真正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在无人催促时,依然愿意为一个问题花十分钟发呆;是在错题本上写下“我不懂这里为什么是负号”,而不是抄一遍标准答案;

是在晚饭后,突然跑来问:“老师今天说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那如果我骑自行车朝光跑,会不会看到它变慢?”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们比任何一张满分试卷都珍贵。

家庭教育中,最常被忽略的,是“允许不懂”。我们害怕孩子落后,于是提前灌输;我们担心孩子吃亏,于是替他们扫清障碍。可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卡住”的时刻。孩子在解方程时卡住了,不是因为他笨,而是他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时候,你给他答案,他记住了;

你陪他一起画图、试代入、讨论正负号的意义,他学会了思考。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的女儿小学五年级,语文成绩中等,作文总是干巴巴的。他没报写作班,也没买范文集。他每周带女儿去菜市场,让她挑三种蔬菜,描述它们的颜色、气味、手感,回家后写一篇“菜市场的早晨”。三个月后,她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不是因为她用了华丽的词藻,而是因为她写出了“青椒摸起来凉凉的,像一块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石头,皮上有细小的汗珠”。

知识不在课本里,在生活里。

物理课讲浮力,孩子背公式F=ρgV,却不知道为什么游泳圈能托住人;化学课学分子结构,孩子能写出HO,却不知道水为什么能溶解糖;历史课背朝代年表,却不知道为什么秦始皇要修长城,而汉武帝要派张骞出使西域。我们教的是符号,孩子需要的是故事。

教育不是把信息塞进脑袋,而是帮孩子搭建一座桥,通向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世界。

有人问我,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我说,先让他爱上提问。不要急着回答“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而是反问:“你觉得它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可能说:“因为它喜欢我。”这听起来幼稚,但这是孩子用想象力构建的解释体系。我们不需要立刻纠正,而是可以接着问:“那如果我换条路走,月亮还会跟着吗?

”然后一起去阳台观察几天。这种过程,远比背下“月球绕地球公转”这句话深刻得多。

我们太急于要结果,却忘了过程才是学习的本质。

我见过一个男孩,痴迷于下雨天。他会在窗边站半小时,看雨滴打在树叶上的节奏,记录不同大小雨滴落下的声音差异。他爸觉得他浪费时间,直到有一天,科学老师布置了一个项目:研究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个男孩交了一份报告,里面有他自己录的雨声频谱图、不同叶片吸水速度的对比、甚至用家里的小盆栽做了实验。

他没用任何网络资料,全是他自己观察来的。老师给了他最高分,说:“这不是作业,是科研。”

他的秘密是什么?不是聪明,不是天赋,而是他允许自己“慢下来”,允许自己“无用地好奇”。

今天的孩子,被太多目标推着走:要考重点、要上名校、要赢在起跑线。可起跑线在哪里?是幼儿园识字量?是小学奥数奖?还是初中排名?我们忘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真正的耐力,来自内心持续燃烧的好奇心。

我们教孩子做题,是为了让他们未来能赚钱吗?也许。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面对未知时,不慌张;在遇到挫折时,不放弃;在别人说“不可能”时,还能安静地问一句:“为什么不可能?”

《小王子》里,狐狸说:“你要对你驯养的东西负责。”

这句话,不只是对一朵花说的,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说的。

我们驯养了孩子的学习,那就请别只驯养分数,更要驯养他们的目光——让他们学会凝视,而不是扫视;让他们学会追问,而不是背诵;让他们懂得,真正的拥有,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纸笔去登记。

当孩子问你:“为什么那个人要把星星存进银行?”

你可以告诉他:

“因为那个人以为,数字就是一切。

但我们不一样。

我们选择,每天抬头看看星星,

哪怕不记得它的编号,

也知道它在那里,

照亮过我们的夜晚。”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王教员 辽宁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 李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
  3. 陈教员 吉林医药学院 临床医学
  4. 朱教员 萍乡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5. 曾教员 北京化工大学 绿色化学
  6. 郭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7. 徐教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俄语
  8. 李教员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 人力资源
  9. 蔡教员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 对外汉语
  10. 巴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数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