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十二岁女孩不听话?先别急着管,先试着懂

十二岁女孩不听话?先别急着管,先试着懂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05
十二岁女孩不听话?先别急着管,先试着懂

十二岁的女孩突然不再事事听从父母,作业拖着不写,说话顶嘴,晚上不肯按时睡觉,周末只想和朋友出去——这些变化让很多家长感到措手不及。有人开始翻教育书,有人去问亲戚朋友,甚至有人忍不住提高音量、锁手机、断零花钱。可越管,孩子越躲;越吼,她越沉默。

问题不在孩子突然变坏了,而在我们忘了她正在长大。

十二岁,是身体开始变化的年纪,也是心理悄悄转向成人的过渡期。她不再只是那个会扑进你怀里说“妈妈抱抱”的小女孩了。她开始在意别人怎么看她,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开始怀疑:“为什么我说的不算数?”

这不是叛逆,这是成长的信号。

别用命令,用提问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说“你必须现在去写作业”时,她要么装没听见,要么回一句“知道了”,然后继续刷视频?这不是故意对抗,而是她在本能地抵抗被控制。

与其命令,不如试着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需要我帮你整理书桌吗?”

或者:“你今天想先写数学还是语文?我陪你半小时,之后你独立完成,行吗?”

这些问题不是在讨好,是在给她空间。她需要的不是服从,而是被尊重为一个能做决定的人。当你把“你得”换成“你想”,她的反应会慢慢从抗拒变成思考。

沟通不是审问,是聊天

很多家长一开口就是:“今天作业写完没?”“老师说你上课走神了?”“你跟谁出去玩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些问题像连环炮,听着像关心,实际是监控。孩子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

试试换个方式:晚饭后,别急着问学习,先说一句:“今天学校里有什么让你笑出声的事吗?”

或者:“你最近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歌?能给我听一下吗?”

当她发现你不是为了查岗而来,而是真的想了解她的世界,门才会慢慢打开。沟通不是为了纠正错误,是为了建立信任。

少说一句,胜过十句唠叨

“你怎么又不收拾房间?”

“你看看隔壁小雨,人家多自觉!”

“我小时候哪敢这样,你太让我失望了。”

这些话,你可能觉得是提醒,她听到的却是否定。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玻璃还薄。一句重复的批评,可能让她在心里筑起一堵墙。你越说,她越听不进去。

真正有效的提醒,是一次、适时、轻声的。比如:“我看到你书包里有两张没签字的卷子,需要我帮你找老师确认一下吗?”

说完,就走开。留给她自己处理的空间。

她不是不懂,是不想在情绪高压下被逼着改。

真正的鼓励,是看见她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这次考了95分,真棒!”

“你这次钢琴弹得比上次好多了!”

这些话听起来不错,但孩子听得多了,反而会怀疑:“是不是只有考好才有资格被夸?”

真正能让她心里一暖的,是那些不带评价的观察:

“我注意到你昨天自己定了复习计划,还画了时间表。”

“你今天主动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我没说,你做了。”

她需要的不是结果的掌声,而是过程被看见的踏实感。这种认可,比一百句“你真棒”都更有力量。

情绪不是敌人,是需要出口的河流

孩子发脾气、摔门、不理人,不是因为她坏,是因为她还不知道怎么处理那些翻腾的情绪。

她可能因为被同学嘲笑而委屈,因为考试失误而焦虑,因为觉得父母不理解而愤怒。

你不能替她消化这些情绪,但你可以给她安全的出口。

不必急着劝“别哭了”,也不用说“这有什么大不了”。

你可以说:“你现在很难过,我陪着你。”

或者:“你想去楼下走走吗?我可以陪你,不说话也行。”

情绪不是问题,被压抑的情绪才是隐患。当她知道,哪怕她生气、崩溃,你依然在,她才敢慢慢学会管理它。

错,是她学会走路的绊脚石

我们总怕孩子犯错,怕她成绩下滑,怕她交到“不好的朋友”,怕她走弯路。

可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在温室里长出来的。

让她自己选一次课外班,哪怕你认为不合适;

让她自己安排一次周末,哪怕她只睡到中午;

让她和朋友约着去图书馆,哪怕你担心她会迟到。

错误不是失败,是经验的起点。她摔了一跤,才知道路不好走;她选错了书,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你不是要替她避开所有坑,而是要让她知道,坑里爬出来的时候,家还在。

她不听话,是因为她想被听见

十二岁的女孩不是突然变了,她只是在用自己能想到的方式,表达:“我想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管理的孩子。”

她的沉默,是试探;

她的顶嘴,是渴望被理解;

她的拖延,是想掌握一点自主权。

你不需要成为完美的父母,只需要做那个不急着纠正、不急于控制、不轻易放弃的人。

你不用懂所有教育理论,你只需要在她半夜偷偷哭的时候,轻轻递一张纸巾;

在她考砸了不敢开口的时候,说一句:“我陪你明天一起看错题。”

在她终于主动开口讲学校的事时,放下手机,认真听。

教育不是改造,是陪伴。

成长不是听话,是学会为自己负责。

你不需要她立刻变乖,你只需要让她知道:

不管她怎么样,你都在。

这,就够了。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