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初三孩子厌学?家长这样做,学习热情自然回升

初三孩子厌学?家长这样做,学习热情自然回升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02
初三孩子厌学?家长这样做,学习热情自然回升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初三的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许多家长发现,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书包一扔就说"不想上学了"。这种场景让人心疼又焦虑。其实,初三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再正常不过——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考试排名像紧箍咒一样压在心头,孩子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作为家长,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责备,而是理解。今天,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故事,它或许能帮你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小宇是个典型的初三学生,成绩中等偏上,但进入下学期后,情况急转直下。他回家后总盯着手机发呆,作业拖到深夜,有天甚至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妈,我受够了,明天我不去了!"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妈妈林姐心里。林姐没有立刻吼他"不学习能干什么",而是泡了杯热牛奶,轻轻坐在他身边:"今天特别累吧?

能说说发生了什么吗?"小宇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原来,数学老师每天发三套模拟卷,他熬夜做到凌晨,成绩却越来越差,觉得自己"永远追不上别人"。

林姐的第一步是放下焦虑,倾听心声。她发现,小宇的厌学不是懒惰,而是被题海战术压垮了信心。学校要求一天做五套题,孩子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林姐没有灌输"人生就靠中考"的大道理,而是讲起自己上班时的经历:"妈妈有次连续加班一周,早上闹钟响了都不敢起床。那种感觉,是不是像你面对试卷时的心情?

"小宇惊讶地点头,第一次觉得有人真正懂他。这种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明白:厌学不是软弱,而是压力过载的信号。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识别压力源,而不是指责"别人都行,你为什么不行"。

接下来,用具体行动传递支持成了家里的新日常。当小宇考试失利时,林姐不再盯着分数说"又粗心了",而是翻开试卷:"这道几何题步骤全对,说明你思路很清晰。我们试试把同类题再练两道?"她在客厅墙上贴了一张"进步树",每片叶子记录一个小成就:"主动问老师问题""英语听写全对"。

小宇起初觉得幼稚,但当叶子攒满一枝时,全家一起去公园野餐庆祝。这些微小的肯定像春雨,慢慢滋润了干涸的信心。林姐常说:"我看到你昨天复习到九点,比上周早了半小时,这就是进步!"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结果,而是努力被看见的踏实感。

林姐特别注重让学习回归生活本身。小宇喜欢打篮球,她就把物理知识融入运动中:"投篮时角度多重要啊,45度最省力——这和抛物线公式有关呢!"周末,他们去科技馆看机器人展,小宇眼睛发亮地研究机械臂。林姐顺势说:"这些工程师小时候也得学好数学,你猜他们怎么坚持下来的?

"回家后,小宇主动查资料,还把知识点画成漫画贴在书桌前。特长与学习从来不是敌人,当孩子发现知识能解锁新乐趣,抵触情绪自然消散。林姐从不强迫"必须考前二十",而是问:"今天弄懂的那个难点,是不是像解开游戏关卡一样痛快?"

合理规划时间是扭转局面的关键。林姐和小宇一起画了张彩色时间表:放学先玩半小时篮球释放压力;晚饭后分三段学习,每段40分钟配10分钟休息;周末留出半天全家看电影。重要的是,计划里塞满了小宇喜欢的事——完成作业就能拼乐高,背完单词可听新专辑。小宇惊喜地发现,当学习不再像苦役,效率反而提高了。

林姐提醒自己:计划不是铁笼,而是弹性轨道。有天小宇发烧,她果断撕掉当天安排:"身体才是本钱,题明天补。"这种灵活让孩子感到被尊重,执行计划时更主动。

与老师沟通让林姐看清了学校的另一面。她约班主任深聊,才知道小宇在课堂上很少发言,但小组讨论时总能提出新点子。老师建议:"让他当'小讲师',给同学讲题。"林姐回家没直接提,而是说:"听说你帮同桌讲过那道难题?老师夸你思路特别清楚!"小宇不好意思地笑了,第二天主动申请课代表。

这种家校协作,避免了只听孩子单方面抱怨的盲区。林姐体会到:学校发生的事,往往藏着解决问题的钥匙。

几个月后,小宇的变化让全家惊喜。他不再抗拒上学,甚至报名了数学竞赛。中考前夜,他平静地说:"妈,尽力就好。"最终他考上了心仪高中。复盘这段经历,林姐感慨:"厌学不是孩子的错,是压力山大时的求救信号。我们总盯着山顶,忘了问问孩子脚上有没有水泡。"

每个初三家庭都可能遇到类似困境。李阿姨的女儿小雅曾因英语成绩崩溃大哭,李阿姨没说"别人都能行",而是陪她看英文动画片,从最简单的对话跟读。三个月后,小雅竟能给家人当翻译。张叔叔发现儿子对历史提不起劲,就带他去古城墙实地探访,把课本知识变成触摸得到的故事。

这些方法没有高深理论,核心就两点:看见情绪,连接兴趣。

孩子厌学时,家长常陷入误区:越焦虑越催促,结果孩子更抵触。其实,初三的挑战本质是成长的阵痛。当孩子说"不想学",背后可能是"我怕失败""我需要喘口气"。这时,一句"我懂你的累"比十句"必须努力"更有力量。试着这样做:

- 早晨别问"作业写完没",换成"昨晚睡得好吗";

- 成绩单发下来,先说"辛苦了",再一起分析;

- 周末抽一小时,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不提学习。

学习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林姐家的"进步树"、李阿姨的动画片、张叔叔的城墙之旅,都在证明:当知识与生活热情交织,厌学的坚冰自然融化。初三只是人生一站,但孩子从中学会的抗压能力,会伴随他们走得更远。

想对每位家长说:你的平静是孩子的定心丸。当你不再把中考当作唯一出路,孩子才能轻装上阵。那个说"不想上学"的孩子,内心依然渴望被肯定、被理解。给他一个拥抱,说一句"我陪你",比任何学习方法都管用。教育的真谛,是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那束光,终将照亮中考,也照亮未来的人生路。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蒋教员 安徽大学 应用统计学
  2. 蒋教员 安徽大学 法学
  3. 王教员 天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
  4. 任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5. 刘教员 河北外国语学院 播音主持
  6. 李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 张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能源与动力工程
  9. 许教员 陕西师范大学 物联网工程
  10. 廖教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