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场奇妙的冒险: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与表达力?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1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是否发现孩子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或是面对作文题目时眉头紧锁,迟迟无法落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堂特别的写作课,看看如何通过知识、情境、情感与引导的巧妙融合,让写作从"任务"变成"探险"。
一、知识:想象力的燃料库
想象如同风筝,知识就是牵引它的长线。在《未来的拍卖会》写作课上,老师没有直接布置"写50年后的环境",而是先带孩子们认识了拍卖会的规则:如何举牌竞价、拍卖师的口吻、物品介绍的技巧。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铺垫,就像为想象力搭建了脚手架。
试想:当孩子知道"空气竟成为稀缺商品"时,自然会追问"为什么?";当他们了解拍卖会的竞价流程,就能构思出"绿叶争夺战"的精彩场景。知识不是限制想象的牢笼,而是点燃思维火花的火种。就像教孩子画龙时,先要让他们认识"龙爪的结构",再鼓励他们画出独一无二的飞龙形态。
二、情境:穿越时空的任意门
"现在,请把椅子想象成太空舱座椅,系好安全带——我们即将穿越到50年后的地球拍卖会!"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教室里响起空灵的电子音效,投影仪投射出灰蒙蒙的天空。这种沉浸式情境创设,让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可触摸的体验。
情境的力量在于打破"我写作文"的紧张感,将其转化为"我正在经历"的真实体验。当孩子们戴上"拍卖师""买家""环保专家"的角色胸牌时,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记录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会不自觉地进入"买家"的讨价还价模式,或是"环保大使"的慷慨陈词状态。
三、情感:触动心灵的共鸣箱
在拍卖会情境中,当屏幕上出现"最后一瓶纯净水"的特写时,有孩子突然红了眼眶:"如果妈妈生病了,我该用什么交换这瓶水?"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正是写作最珍贵的素材。老师没有急着纠正"太煽情",而是引导:"你愿意把此刻的感受写下来吗?"
情感教育如同春雨,需要潜移默化的滋养。老师通过三个阶梯唤醒情感:
1. 具象化联想:"如果绿叶是你们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你会如何保存它?"
2. 对比冲击:展示现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与未来光秃秃的山峦对比图
3. 角色代入:"如果你是最后一个拥有绿植的人,会怎样保护它?"
当情感与想象结合,文字便有了温度。就像孩子描写未来水的珍贵时,能写出"每一滴水都像妈妈的眼泪,晶莹却带着咸涩"这样动人的句子。
四、引导:智慧的摆渡人
"老师,我的作文是不是要写成环保宣言?"面对学生的困惑,老师没有给出固定模板,而是递上三把钥匙:
1. 观察镜:"仔细看看拍卖会的每个细节,哪些场景最让你印象深刻?"
2. 放大镜:"当买家举牌时,他的表情和动作透露着什么心情?"
3. 转换器:"如果把这场拍卖会变成童话,会有什么神奇元素出现?"
好的引导如同围棋中的"金角银边",既守住核心,又留出创造空间。老师通过"三不原则"把握火候:
- 不替代思考:用"你觉得这个情节可以怎么发展?"代替"你应该这样写"
- 不禁锢想象:当学生提出"用歌声换空气"时,给予"这个创意很特别"的肯定
- 不预设标准:允许有人写科幻故事,也接纳有人记录内心独白
五、家校共育:让写作回归生活
写作教学不应止于课堂,家庭可以成为最好的延伸场域。建议家长尝试:
1. 生活观察日记:每周记录一件"今天最特别的发现",比如"爸爸的白发像蒲公英在风中飘"
2. 情景对话游戏:模拟"假如我们是海底居民",轮流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 情感储蓄罐:准备彩色便签,记录"今天最开心的瞬间""最想对某人说的话"
记住,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积,而是心灵的舞蹈。当孩子写下"未来的空气罐像星星一样闪耀"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作文,更是他们眼中世界的无限可能。
写作教学的真谛,在于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火种。当我们用知识铺路,用情境搭桥,用情感润色,用智慧引导,文字就会从笔尖流淌成河,载着童真的想象驶向远方。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与世界对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杨教员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技术-园艺双学士
- 荣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生物技术-园艺双学士
- 童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自动化
- 张教员 陕西科技大学 数字媒体与艺术
- 李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
- 刘教员 吉林师范大学 生物
- 王教员 郑州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郑教员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 张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
- 李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