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望岳的壮丽诗篇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29】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两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引出泰山,表现出他对这座名山的无限好奇与向往。岱宗,即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齐鲁,指古代的齐国和鲁国,这里泛指山东一带。这两句不仅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还暗示了泰山的辽阔与壮观。
山色青翠,绵延不绝,即使走出齐鲁大地,依然能够看到那苍翠的山峦,仿佛与天际相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接下来的两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美丽。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钟神秀,意为集中了天地间的精华与美丽。诗人用“钟神秀”来形容泰山,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阴阳割昏晓,形象地描述了泰山的山势险峻,山南与山北的光线差异显著,仿佛将白天与黑夜分割开来。
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突显了泰山的雄伟,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远望泰山时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从胸中升起,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决眦入归鸟,意为瞪大眼睛,看到归巢的鸟儿飞入山林。这里的“决眦”一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凝视泰山时的专注与投入。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深深陶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会当,意为应当、定要。凌绝顶,指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一览众山小,意味着站在泰山之巅,可以俯瞰四周的群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歌的艺术特色
《望岳》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每一句都在描写诗人对泰山的远望。然而,通篇却没有出现一个“望”字,这种巧妙的谋篇布局,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含蓄而富有意境。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抱负。整首诗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读来令人振奋。
诗歌的文化意义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杜甫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激励后人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经典名句。
《望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杜甫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激励人心的励志诗篇。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达到人生的巅峰。
正如杜甫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一颗勇敢的心,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