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27

孩子在家总是给我们一些惊喜,但是我们却度不懂她的语言,吱吱呜呜的叫唤个不停,难道是我们之间缺少读心的交流吗?
早教网的一项实验揭示了婴儿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实验中,妈妈与婴儿面对面进行互动,通过改变自己脸上的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绪。结果显示,婴儿能够准确地察觉到妈妈真实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当妈妈表现出愉悦的情绪时,婴儿会表现得开心、咯咯发笑;当妈妈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时,婴儿则会哭泣或感到困惑。这表明婴儿在接收外界信息时,更注重情绪的传递,而忽略了表情的影响。
据发现,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与年龄呈反比关系。越小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越强,越容易察觉到他人的真实情绪。相反,越大的孩子,越容易被表象所蒙蔽,难以准确地判断他人的情绪。这一发现解释了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
许多父母发现,当他们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时,孩子并不听,反而挑战父母的极限。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观察父母的情绪来解释。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父母往往隐藏不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急躁、焦虑、不耐烦甚至愤怒等情绪。虽然父母试图掩饰这些情绪,但是他们的肢体语言、语气、语调、音量以及自己难以察觉的感受等都会透露出真实的情绪。孩子往往会忽略父母的表面情绪,直接感受到父母内在的情绪,并受其左右。这会导致孩子产生恐慌、焦虑、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失去安全感。为了重获安全感,孩子会变本加厉地挑战父母的极限,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常常不领情的原因。
要实现有效的沟通,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以上方法,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