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21

初一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起点,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让后续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下面为大家推荐第20课《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学习中取得显著进步。
1.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定在龟甲和兽骨上,其主要目的是:
A. 记录历史
B. 占卜凶吉
C. 传递文书
D. 制工艺品
2.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3.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 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 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D. 商朝时期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期普遍
4. 商朝的金文是指:
A. 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 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5.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6. 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7. 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A. 金文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8. 三国两晋时期,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9. 看图说话:
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字,形状均似丝线缠绕。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10. 综合分析: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试从史料价值、文字起源和书法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
11. 实践操作:
试着用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写出自己的名字。
1. B
2. B
3. D
4. B
5. B
6. C
7. C
8. C
9. 看图说话:
甲骨文中的“丝”字形状类似丝线缠绕,这表明商朝时期已经有了养蚕织丝的活动。丝线成为当时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10. 综合分析: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从史料价值来看,甲骨文真实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来看,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态,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从书法研究的角度来看,甲骨文的文字形体独特,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为文字学和书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1. 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尝试用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写出自己的名字,体验不同字体的特点和美感。例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端庄大方,草书流畅自然,楷书规范严谨,行书灵动活泼。通过这一练习,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字体的风格和应用场合。
通过以上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大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