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习惯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案例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习惯

更新时间:2024-12-19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习惯

家长的示范作用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家长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孩子学习规则和习惯的榜样。除了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如老人和保姆,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首先要求孩子做到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和礼貌习惯,自己首先要做到并做好。在社会生活中,家长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及时鼓励和表扬

及时鼓励和表扬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同和肯定。父母之间的教育要一致,目标、方法和观念要一致,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加强引导

家长应该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够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家长可以通过反问孩子的方式,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是非界限。家长需要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

尊重孩子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意见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应该居高临下,不要认为自己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会说错话、做错事。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观点正确,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语言,如说出“对不起,是妈妈错了。”“爸爸要向你学习。”“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的话语,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

幼儿教育中的规则意识培养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让幼儿从他律到自律。适当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且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更加懂事。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候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然会时常违规。例如,孩子起床很早,但是却总是赶不及上学。这并不是孩子故意拖拉,而是因为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没有掌握要领。家长应该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并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幼儿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可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问“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无限的选择会让幼儿感到无法控制规则。家长可以将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相关文章
  1. 亲子教育的点滴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与习惯
  2. 提升孩子学习效率的实用方法:从教师经验中学到的习惯培养技巧
  3. 从共青团精神到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与责任感
  4. 如何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
  5. 培养孩子的独立饮食习惯:远离追喂,迈向自主
  6. 3岁孩子的习惯培养(三岁宝宝培养)
最新文章
  1. 初一数学必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你都复习全面了吗?
  2. 当数学成为青春的暗语:那些藏在公式里的少年心事
  3. 让孩子懂面积,从摸一摸开始
  4.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清单,怎样学才高效?
  5.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篇
  6. 小学三年级如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7. 高三这一年:家长如何陪伴孩子走过备考的四个心理阶段
  8. 初中数学讲课如何有趣,如何让初中数学讲课变得有趣?
  9. 高中数学怎么解题?六个实实在在的本事,缺一不可
  10. 五年级孩子学方程,别只背公式,看懂关系才真会解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